狄仁杰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嗎?狄仁杰這個人在歷史中真實存在的。1.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2.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經(jīng)科,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那么,狄仁杰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歷史上確有其人。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
2、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jīng)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quán)貴著稱。
3、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后貶為彭澤縣令。
4、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后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xù)。
5、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進拜內(nèi)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唐朝復辟后,追贈司空、梁國公。
相信很多人認識狄仁杰是在電視里,劇中狄仁杰聰明機智細心,斷案能力十分強,狄仁杰打算審理的案子沒有一個破不了,看得人們大快人心。那么歷史上真有狄仁杰嗎?他真是一名神探嗎?其實歷史上真有狄仁杰,只不過“神探”這兩個字是被后加上去的,因為狄仁杰斷案能力確實很強,而且沒有一個冤案。
狄仁杰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他一直認為讀書能夠改變一個人未來,因此別人貪玩時,他一直堅持讀書,果然努力得到成果了,狄仁杰在少年時便及第,被授予汴州判佐,從那以后狄仁杰開始為朝廷效力。但是一個人再有能力如果沒人提拔也不行,狄仁杰非常幸運遇到了閻立本,閻立本十分欣賞狄仁杰才華,便將他推薦給了朝廷,狄仁杰很快升官了。
有貴人幫助,再加上狄仁杰自身就非常有能力也很努力,狄仁杰很快就當上了大理寺丞,在大理寺,狄仁杰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審理了一萬七千多人的案件,數(shù)量非常龐大,令人更加震驚的是,這么多案子里居然沒有一個冤案,從這可以看出,狄仁杰的斷案能力有多強,也正是因為如此,后來狄仁杰才被稱為了“神探”。
狄仁杰不光是能力十分強,而且他對百姓也非常好,盡自己最大努力不讓百姓蒙冤,也贏得了百姓贊揚,這也為他之后被稱為“神探”打下了基礎(chǔ)。另外狄仁杰能被稱為“神探”,還跟兩部有關(guān)系,一個是清朝《狄公案》,另一個是《大唐狄公案》,在這兩部里狄仁杰確實被夸的很神,不過之所以會有這么神的,也正是因為狄仁杰確實有斷案能力,因此狄仁杰被稱為“神探”是當之無愧。
狄仁杰(630—700)字懷英,生肖虎,漢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qū))人;唐(武周)時杰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舉明經(jīng)。歷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豫州刺史,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為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zhuǎn)魏州刺史,神功初復相,后入為內(nèi)史,封燕國公。在武則天當政時,以不畏權(quán)貴著稱。
所以,狄仁杰是在歷史中真正存在的
有! 狄仁杰(630-700年)生于唐貞觀四年(630年),卒于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懷英。武則天時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應試明經(jīng)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后,經(jīng)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zhuǎn)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quán)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后人據(jù)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狄仁杰出生于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狄仁杰通過明經(jīng)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fā)現(xiàn)狄仁杰是一個德才兼?zhèn)涞碾y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內(nèi),狄仁杰通曉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zhí)法不阿,兢兢業(yè)業(yè),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
有,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時期政治家。
出身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經(jīng)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撫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quán)貴著稱。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個月后,為酷吏來俊臣誣以謀反,奪職下獄,貶為彭澤縣令。
營州之亂時,得到起復。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遷納言。勇于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培植舉薦忠于唐朝的勢力,成為大唐社稷得以延續(xù)的重要支柱。
久視元年(700年),拜內(nèi)史令。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唐中宗復位后,追贈司空、梁國公,累贈太師,配享中宗廟廷。
擴展資料:
早年時期,狄仁杰曾任大理丞,將多年堆積的案件清理一空,涉案人員過萬,卻無一人伸冤,由此狄仁杰的名聲大振。狄仁杰治理地方之時,從不畏懼權(quán)貴,卻也因此給自己招來禍端。
狄仁杰在豫州做官時,恰逢李貞起兵對抗武則天,張光輔率軍叛亂。張光輔極其部下自持功勞,就在豫州劫掠。
以上就是狄仁杰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嗎的全部內(nèi)容,必須是真的 狄仁杰(630年-700年8月15日),字懷英,號德英,唐代并州陽曲縣(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人。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剛正廉明,執(zhí)法不阿,以身護法。任大理寺丞,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