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无码观看_最刺激的乱l仑小说全集_丰满年轻岳欲乱中文字幕电影_AV片在线观看免费光看高清

高漸離臺詞語音mp3,高漸離語音臺詞

資料轉(zhuǎn)載來源于:顏淵山莊

內(nèi)容簡介: 《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收錄了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主要包括范仲淹、柳永、楊萬里、馬致遠等人的作品。

王小賽 - 一愛難求(古箏版).mp3

來自電音古風純音愛好者

目錄:

第61章 趙鼎(一首)

第62章 向子(二首)

第63章 蔣興祖女(一首)

第64章 蔡伸(一首)

第65章 李重元(一首)

第66章 陳與義(二首)

第67章 張元干(八首)

第68章 康與之(一首)

第69章 黃中輔(一首)

第70章 朱淑真(二首)

第71章 呂渭老(一首)

第72章 胡銓(一首)

第73章 岳飛(三首)

第74章 韓元吉(二首)

第75章 袁去華(二首)

第76章 陸游(十一首)(1)

第77章 陸游(十一首)(2)

第78章 范成大(四首)

第79章 楊萬里(三首)

第80章 嚴蕊(一首)

第81章 張孝祥(七首)

第82章 李處全(一首)

第83章 辛棄疾(三十首)(1)

第84章 辛棄疾(三十首)(2)

第85章 辛棄疾(三十首)(3)

第86章 辛棄疾(三十首)(4)

第87章 辛棄疾(三十首)(5)

第88章 辛棄疾(三十首)(6)

第89章 程垓(二首)

第90章 陳亮(九首)(1)

第61章 趙鼎(一首)

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今山西聞喜縣)人。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紹興初累官簽書樞密院事,拜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是南宋名臣,與李綱、張浚先后居相位,竭力主戰(zhàn)抗金,后遭秦檜排擠;憂憤國事,遂不食而卒。

趙鼎的詞作不多,現(xiàn)存僅四十多首,但詞中反映了故國山河不堪回首的哀思和抗戰(zhàn)抱負難以伸展的悲憤。詞的風格比較柔婉。所著有《得全居士詞》。

滿江紅

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慘結(jié)秋陰,西風送、霏霏雨濕。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白??丈κ着d嘆,暮年離拆⑩。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簡說】

本詞作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是年,金兵大舉南侵,北宋滅亡,中原大亂。宋高宗即位后,無力抵抗。九月,作者避亂南渡至儀真,對國破家亡,感慨深沉,寫下這首凄婉,悲憤的詞作。詞的上片寫秋風細雨中想念被金兵占領(lǐng)的故鄉(xiāng);下片寫作者在旅途中想起國事艱危、壯志難伸,要借酒澆愁的痛苦、悲憤的心情。詞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委婉、含蓄。

第62章 向子(二首)

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自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高宗時任徽猷閣直學士,知平江府。有《酒邊集》。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云深處望三關(guān)。斷腸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簡說】

紹興乙卯是高宗紹興五年(1135),這時由于名將岳飛,韓世忠等屢次擊敗金及偽齊的軍隊,南宋的軍事形勢顯得十分有利,有力量進取中原;但由于高宗等畏敵主和,致使北伐成為泡影,拘禁在北方的帝后也不可能南返。作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作此詞,詞中的“易水寒”、“斷腸山又山”、“消除此恨難”,都是寫帝后被俘、國恥未雪的隱恨。

秦樓月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色??煽案埞?jié)。眼中淚盡空啼血??仗溲?。子規(guī)聲外,曉風殘月。

【簡說】

本詞從春暮花謝聯(lián)想到中原故園。自從戰(zhàn)亂以后,與故園相隔萬水千山,真可說是目斷心傷,淚盡繼之以血,這不僅表明作者對故園的縈念,同時也反映他對中原淪喪的痛心。

第63章 蔣興祖女(一首)

蔣興祖女:宜興(今江蘇縣名)人。父興祖,為陽武縣(今河南原陽縣)縣令。靖康初年金兵南侵時,蔣興祖力戰(zhàn)而死。妻子、兒子都死難,女兒被擄北去。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飛鴻過也。萬結(jié)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厥奏l(xiāng)關(guān)歸路難。

【簡說】

這是寫被擄北去時所見的途中景物以及自己的萬結(jié)愁腸。國破家亡,自身被俘,何年何月才能返回南方的家鄉(xiāng)呢?《蕙風詞話續(xù)編》以“步步留戀,步步凄惻”來說明詞中所流露的低徊凄楚的感情。

第64章 蔡伸(一首)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莆田(今福建縣名)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有《友古居士詞》。

蒼梧謠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簡說】

《蒼梧謠》是最短的詞調(diào),通稱《十六字令》。本詞寫圓月普照,月影婆娑,引起客子望月懷人,長夜不眠。不僅寫月色,也反映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第65章 李重元(一首)

李重元,生平不詳?!短扑沃T賢絕妙詞選》卷七錄他的《憶王孫》(春、夏、秋、冬)詞四首。

憶王孫春詞

萋萋①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②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注釋】

①萋萋:草茂盛貌。劉安《招隱士》賦:“王孫游兮下歸,春草生兮萋萎”。

②杜宇:即杜鵑。

【簡說】

四首《憶王孫》,都是以女子口吻道出富于季節(jié)色彩的景色和思想活動。秋、冬兩首都是月夜懷人之作。本詞寫春日見芳草而念王孫,登高不見伊人歸來,唯聞杜鵑哀鳴。末兩句渲染出黃昏時分凄惻的氣氛,傷離意緒,也就浮現(xiàn)紙上。

第66章 陳與義(二首)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葉縣。是南宋有名的受江西詩派影響的詩人。官至參知政事。有《無住詞》。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簡說】

本詞用今昔對比之法,上片回憶二十四歲以前在洛陽歡聚的日子,下片感慨戰(zhàn)亂以后自己轉(zhuǎn)輾南方各地,艱辛備嘗?!对~源》說:“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寥絷惡嘄S‘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真是自然而然?!币嗉凑J為這兩句詞韻味深長而又無雕琢之痕。

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座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簡說】

從詞前小序可以看出,這是詞人經(jīng)歷靖康之變后,閑居僧舍養(yǎng)病時的作品。

在夜闌人靜的時分,晚雨停歇,月明如水,孤獨寂寞令他不能入寐,詞人于是登上小閣散散心中的愁悶。登閣遠望,雖是朦朧一片,卻似乎看到了故鄉(xiāng)洛陽。二十余年前的快活生活如在眼前。詞的上片,全是作者對洛陽悠閑生活的描寫。那一段生活的確值得懷念。聚飲的地方是風景優(yōu)美、花香醉人的午橋;聚飲者又多是意氣風發(fā)的英雄豪杰,這如何不使人流連忘返呢?

月亮悄悄升起來了。月色皎潔。河水在橋下靜悄悄地流淌,仿佛把映在水中的明月也流走了。這樣描寫,顯出一種動態(tài)美。月光與流水交融,渾然一體,更顯出環(huán)境的清幽,明凈,雅致。前人認為此句可與杜甫的名句“月涌大江流”媲美?!靶踊ā眱删湟彩乔Ч琶?。我們仿佛看到,月光透過稀疏的杏花,光影交織,灑在倚樹吹笛人的身上,使人仿佛聽到花影下飛出了悠揚的笛聲,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若斷若續(xù)。恬靜悠閑,真是一幅絕美的月夜吹笛圖。古人也很贊賞這兩句說是“爽語”(王世貞)或“自然而然”(張炎)。

詞的下片,全是個人感情的抒懷,風格沉郁。經(jīng)歷了大戰(zhàn)亂和個人仕途蹭蹬的作者今昔一比,不由不發(fā)出人生如夢,“此身雖在堪驚”的慨嘆。這和李清照南渡后寫的“人在何處”有異曲同工之妙?!伴e登”句,點明題意,歸到正題。一個“閑”字,含蘊深厚,透出了詞人無限滄桑之感。以淡語寫哀,與上片以濃語寫歡樂形成鮮明對比。最后兩句,則是深沉的感嘆,夜深人靜,漁人凄涼的歌唱令人無限感傷。

第67章 張元干(八首)

張元干(1091~1170),字仲宗,號蘆川居士,又號真隱山人,福建永福縣人。他是北宋末年的太學生,做過小官吏。金兵南侵時,張元干為李綱幕府的僚屬,積極支持李綱抗金,反對朝廷議和。后因宋欽宗聽信讒言,罷免李綱,張元干也因此而獲罪。

紹興元年(1131),宋高宗趙構(gòu)任用主和派權(quán)奸秦檜為宰相,張元干不愿與奸臣同朝,以將作監(jiān)丞致仕,先后閑居二十多年。其間因作詞送主戰(zhàn)派李綱、胡銓,遭秦檜迫害,于紹興二十一年下獄被削籍。秦檜死后,張元干又出山,來到臨安官舍。后客死異鄉(xiāng)。

張元干的詞作約一百八十多首,被認為壓卷之作的二首《賀新郎》(送李綱和胡銓)詞最為著名。風格豪放、悲壯,但也有不少清新、婉麗之作,詞風多樣。所著有《蘆川歸來集》和《蘆川詞》。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浮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⑩。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⑩十年一夢:宋高宗趙構(gòu)建炎元年(1127)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縣)稱帝,建立南宋王朝后,準備遷至揚州。李綱曾反對。建炎三年,金兵南侵,宋高宗從揚州出逃,最后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從建炎元年到紹興八年(1138),大約有十年光景。路:宋朝行政大區(qū)的名稱。這句說,回顧從揚州倉皇出逃以來的十年光景,仿佛是做了一場夢。

高寒:高樓寒氣襲人。

驕虜:驕橫的金兵。

要斬樓蘭:李白《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蔽鳚h傅介子出使西域,曾設(shè)計在宴席上刺殺攻擊漢使者的樓蘭王。這里以樓蘭王比喻金統(tǒng)治者。

琵琶舊語:漢元帝時,宮女王昭君出塞嫁于匈奴。相傳王昭君善于彈琵琶,后有樂曲《昭君怨》。這里作者借用這個典故是諷刺南宋朝廷向金統(tǒng)治者屈辱投降。

謾。同“漫”,徒然的意思。澀(sè色):不滑潤。銅華:即銅銹。這句說,白白地使寶劍蒙上塵土,生了銅銹,顯得沒有光澤。

謫仙: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稱號,見《新唐書·李白傳》。這里以李白比喻李綱。平章:評論。

苕溪:水名,在浙江省,源出天目山,流經(jīng)吳興入太湖。這是兩宋文人游覽的風景區(qū)。

垂綸(lún侖):即垂釣。綸,釣魚用的絲線。傳說商朝的呂尚曾在渭水垂釣,后來遇見了周文王,故后世又以垂釣指隱居。這里是說,請你發(fā)表評論吧,在朝廷主和派得勢、國難當頭的情況下,我們怎么能夠不問國事,在苕溪游覽過著隱居的生活呢?

這句說,要乘風高飛,就是希望李綱要為抗金事業(yè)再作貢獻。

【簡說】

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南宋向金屈膝求和已成定局,但朝廷內(nèi)外的主戰(zhàn)官員仍紛起反對。這時李綱知洪州(今南昌市),聞訊上書,反對和議,后罷居長樂。張元于當時寓居福州,為李綱上書堅持抗金的精神所感動,寫了這首詞送他,表示支援,反映了作者堅定的抗金愛國立場和主持正義、不怕投降派壓制打擊的斗爭精神。詞的風格豪邁,感情悲壯、激憤。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①

夢繞神州路②。悵秋風、連營畫角③,故宮離黍④。底事昆侖傾砥柱⑤,九地黃流亂注⑥。聚萬落千村狐兔⑦。天意從來高難問⑧,況人情老易悲難訴⑨。更南浦⑩,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注釋】

①胡邦衡:胡銓,字邦衡,南宋初期堅持抗金的著名愛國人士。待制:皇帝的顧問官。按:胡銓任待制在秦檜死后,這里可能是后人所加。

【簡說】

這首詞寫于紹興十二年(1142),作者寓居三山(今福州市)。在紹興八年十一月,高漸離語音臺詞,樞密院編修胡銓(邦衡)因上書請斬王倫、秦檜、孫近三人而獲罪。禍國害民的秦檜利用手中的權(quán)勢,把胡銓降職到外地。紹興十二年又加以陷害,把他押到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管制。張元干激于義憤,不顧生命危險,寫了這首詞送行。這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胡銓堅持正義的斗爭精神的支持和深切的同情,而且譴責了金統(tǒng)治者對南宋的侵犯,表達了他對誤國殃民的投降派的無比痛恨。詞中寫送別時的離愁別恨寄寓著深沉的愛國精神,風格豪放而又蒼涼、悲壯,在南宋初期愛國詞中可稱是獨樹一幟。

石州慢巳酉秋吳興舟中作

雨急云飛,驚敵暮鴉,微弄涼月。誰家疏柳低迷①,幾點流螢明滅。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②。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絕③。心折④。長庚光怒⑤,群盜縱橫,逆胡猖獗⑥。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⑦。兩宮何處⑧,塞垣只隔長江⑨,唾壺空擊悲歌缺⑩。萬里想龍沙,泣孤臣吳越。

龍沙:沙漠,泛指塞外。這里指宋徽宗、欽宗囚禁的地。

孤臣:孤立之臣。這里作者自稱。吳越:古代國名,在今江蘇、浙江一帶。這兩句是說,想到宋朝皇帝還囚禁在遙隔萬里的北方,自己在南方船上,心中感到無比悲傷。

【簡說】

宋高宗建炎三年巳酉(1129)秋天,金兵大舉向南宋侵犯,作者在浙江吳興逃難途中,深感國破家亡的悲痛,寫下了這首詞。詞的上片寫作者在凄切的秋風急雨和迷茫的水面上夜駛的愁悶情懷;下片寫作者在國家危亡的時刻,“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的豪邁氣概。最后用擊壺悲歌的典故來抒發(fā)自己愛國抱負不能實現(xiàn)的悲憤,更加深了詞篇慷慨悲涼的氣氛。

水調(diào)歌頭追和

舉手釣鰲客①,削跡種瓜侯②。重來吳會三伏③,行見五湖秋④。耳畔風波搖蕩,身外功名飄忽,何路射旄頭。⑤孤負男兒志⑥,悵望故園愁。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⑦。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短發(fā)霜粘兩鬃,清夜盆傾一雨,喜聽瓦鳴溝⑨。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

【簡說】

本詞的寫作年月不詳,但從他的《登垂虹亭》詩中“一別三吳地,重來二十年”來看,大約作于紹興二十三年(1153)左右。當時作者年過六十,兩鬢斑白,但壯心不已。詞的上片寫他重來吳縣,功名未就而報國無路的感慨;下片寫作者做夢也不忘記中原地區(qū),雖有抗金豪氣,但是往來奔波,壯志難酬,心中感到無比沉痛、悲憤。

卜算子

風露濕行云①,沙水迷歸艇②。臥看明河月滿空③,斗掛蒼山頂④。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⑤。起舞聞雞酒未醒⑥,潮落秋江冷。

【簡說】

本詞寫作者退居福建時游覽山水的生活,抒發(fā)了國事多難而北伐中原的愛國抱負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心情。

菩薩蠻三月晦送春有集①,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②。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③。插花還起舞。管領(lǐng)風光處④。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簡說】

本詞寫送春而又留春的復雜心情,反映了作者年事雖老但豪氣不衰的曠達樂觀的精神面貌。詞的語言明白曉暢。

滿江紅

自豫章阻風吳誠山作①

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②。云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綠遍芳洲生杜若③,楚帆帶雨煙中落。傍向來、沙嘴共停橈④,傷飄泊。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過卻,可憐輕負年時約⑤。想小樓、終日望歸舟,人如削。

【簡說】

這首詞是張元干作品中婉約細膩的一首。上片偏重于寫景。開頭“春水迷天”點出子季節(jié)天氣,著一“迷”字,把風凄迷之態(tài)寫出?!疤一ɡ藥追L惡”,進一步點題,“阻風”而作。盡管風起浪惡,但“桃花”二字點染了春的氣息。下面寫“云乍起”,“遠山盡遮”、“風還作”進一步交待受阻原因。正因為如此,作者得以領(lǐng)略到“綠遍芳洲生杜若,楚帆帶雨煙中落”的景致。然后由景入情,借泊舟之飄零極寫旅途受阻之愁悶。下片偏重抒情,因景生情,直言愁苦“難著”。這里借《滿江紅》詞牌的特點,運用一組排比“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抒發(fā)了強烈的情感,怨恨、思念、焦躁、無奈萬情歸一了。正因此,才“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孤”字當為煉字。下面把筆宕開,計算一下時間,由眼前下子轉(zhuǎn)入想象。“寒食”已過,“清明”已過,可惜與親人約好的期限也已錯過。懸想家中,親人一定焦急地“終日望孤舟,人如削”了。此處化柳永《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句,極深婉蘊藉。

瑞鷓鴣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韻。

白衣蒼狗變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塵。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余春。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人。雨后飛花知底數(shù),醉來贏取自由身。

【簡說】

第68章 康與之(一首)

康與之,字伯可,號順庵。洛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建炎初,上《中興十策》有名于時,后謅事秦檜為秦門下十客之一擢軍器監(jiān)丞,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為世詬病。檜死,貶嶺外。詞學柳永,風格婉麗。有《順庵樂府》五卷,不傳。今有趙萬里輯本。

長相思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霧中,春來愁殺儂。郎意濃,妾意濃,油壁車輕郎馬驄,相逢九里松。

【簡說】

清詞人張炎說:“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shù)句,一字一句閑不得。”(《詞源》)《長相思》小令八句三十六字,已是小令中的短幅,再加上、下片起二句,須用三字疊句,更要詞人用心琢磨,自然入妙??蹬c之這首《長想思》顯然受過前輩名詞的影響。唐白居易《長相思》曰:“汴水流,洄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情景交融,千古絕唱。宋林和靖《長相思》曰:“吳山青,越山青,西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邊潮正平?!比谇橛诰?,別情無限??翟~在后,對林作顯然有所摹擬,然而自有獨特處。明楊慎評康詞道:“蓋效和靖吳山青之調(diào)也。二詞可謂敵手”。(《詞品》)

本詞以西湖山水為背景,以女性為主人公。上片道春時愁情;下片憶當年歡會。因今之愁,憶昔之歡;不有舊歡,何來新愁?上片起二句最妙:“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霧中?!蹦媳备叻迨菍嵕?,采來作疊句,妙手天成。西湖煙景,山清水秀,概覽無余。下文忽作跌巖“春來愁殺儂”?!皻ⅰ蓖吧贰卑自捒跉?。“儂”,一作“我”解,須與“汝”相對。然此處意不合。又作“人”解?!叭恕敝概宰约?。古樂府《潯陽禾》“雞亭故儂去,九里新儂來?!边@一聲感嘆,說得決絕,不渲染,不含畜,很有民謠味道。下片憶當年定情歡會,與上片對照,是深一步寫“愁”,增加了“愁煞儂”的分量。在如此小令中作對比,形成曲折,林和靖小令稍顯遜色。疊句學林作,分舉男女,但比林作渾成:“郎意儂。妾意濃?!弊阋姸讼鄲偵跎?。”油壁車輕郎馬驄,相逢九里松?!被霉艠犯短K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蹦淆R錢塘名妓蘇小常乘車出游,有一段愛情故事:她遇到騎馬的阮郁,一見傾心,約他在西陵橋畔松柏蒼翠處相會。作者只取其中的某些語言和相約之事,不管其余?!坝捅谲囕p”,一個輕字露出乘車女子的愉快心情。“九里松”正是西湖一個名勝地,適合男女幽會?!熬爬锼伞焙蜕掀?、北高峰相呼應。上片末直點一個“愁”字;下片完全以形象寫歡會,都是民謠手法??蹬c之的《長相思》,清新自然,民歌風調(diào),是康詞中的精粹。

第69章 黃中輔(一首)

黃中輔,號槐堂,宗澤外甥。祖籍婺州(今浙江金華),徙居義烏(今浙江義烏)。晚以薦得官,命下而卒。

念奴嬌

炎精中否?嘆人材委靡,都無英物。胡馬長驅(qū)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草廬三顧,豈無高臥賢杰?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翠羽南巡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fā)。孤忠耿耿,劍铓冷浸秋月。

【簡說】

這首詞寫于宋高宗躲避金兵鋒芒,渡長江南逃臨安(今浙江杭州)期間。詞人有感于國事之艱危,對朝廷的不抵抗和臨難茍免異常憤慨,滿懷激情,和蘇東坡《念奴嬌·大江東去》原韻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詞作。

詞的上半闋對國勢衰頹,朝中人材平庸無能表示憂慮?!昂R長驅(qū)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兩句把不滿直接指向尸位素餐的文武百官,也企盼出現(xiàn)一位挽狂瀾于既倒的“長城堅壁”?!安輳]三顧,豈無高臥賢杰”兩句,則委婉地勸誡朝廷要像劉備三顧茅廬延請諸葛亮出山一樣,延攬人材,中興宋室天下。下半闋“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五句對敵我雙方的實力條件作了詳盡的分析,指出新皇帝上應天時,下順民心,又占盡地利,打敗狂傲的敵人大局已定?!按溆鹉涎?,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fā)”三句是一大轉(zhuǎn)折,“翠羽南巡”四個字似褒實貶,對高宗置大局于不顧,聞風喪膽渡江南逃,貽誤了中興的大好時機表示深切的痛惜和強烈的不滿、后兩句則是在宣泄自己空懷一腔熱血報國無門,“叩閽無路”的無不奈何的悲哀。結(jié)尾兩句“孤忠耿耿,劍铓冷浸秋月”似乎是在表明詞人殺敵報國之心不泯,隨時準備揮劍上陣,殺退金虜,中興大宋王朝的夙愿。

在這首詞中,詞人緊緊圍繞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抒發(fā)自己忠心耿耿卻“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的悲哀和憤懣。不平之鳴,隨處輒發(fā),前后貫通,起伏跌宕,一氣呵成。詞句雖不加藻飾,卻感人至深。若用“大聲鏜鞳,小聲鏗”來概括這首詞的風格特點,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第70章 朱淑真(二首)

朱淑真,生卒年不詳。自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生活的時代一般定為南宋,也有人認為是北宋。出身仕宦之家,相傳嫁商人為婦。一生落落寡歡,抑郁而終。能畫,通音律,工詩詞。其詞多寫幽怨感傷,語淡情濃,形象鮮明,風格婉麗。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減字木蘭花

獨行獨生,獨唱獨酌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簡說】

這是一首抒情小令,通過敘述詞人孤獨寂寞的生活,抒發(fā)了難以控制的思戀之情,表達了詞人對美好的愛情生活的向往和渴求。

詞的上片寫獨自一人的孤寂生活。開頭一連用五個“獨”定,把詞人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生活敘述得淋漓盡致。她何以如此孤獨呢?據(jù)傳詞人出身仕宦(是朱熹侄女),卻下嫁市井之家,地位、志趣、修養(yǎng)的巨大差異使她終身抑郁。更傳她曾有意中人,但被迫分離,咫尺天涯,別離后終日以淚洗面。愛情、婚姻生活的失意,精神的巨大創(chuàng)傷,才使她有心如枯井般的寂寞。

詞下片寫以淚洗面,寒夜剪燈,難以成眠的情景,進一步寫出了詞人的寂寞和憂傷。淚洗殘妝,剔盡寒燈的描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詞人無限孤獨、感傷和刻骨銘心的思念。

全詞筆墨不多,布局嚴謹,層次分明,時空轉(zhuǎn)換自然。語言流暢、渾然天成,情真意切,動人心弦。

蝶戀花

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高漸離臺詞語音mp3

【簡說】

這是一首惜春詞。上片抒發(fā)對春天眷戀的情感。開頭三句寫盡管楊柳對將逝去的春光依依不舍,極力挽留,但春光難綰,還是匆匆而去。這里作者把楊柳、春天加以擬人化,巧妙地表現(xiàn)出人的惜春之情?!蔼q自”兩句又把柳絮擬人,隨風飄蕩,追看春歸何方。這就進一步把惜春之情深化。

下片抒發(fā)傷春的情感?!熬G滿山川聞杜宇”,寥寥七字,暮春景象活現(xiàn)眼前。而且有聲有色,令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綠滿”是寫草木茂盛,春將結(jié)束;“聞杜鵑”,意味著夏日蒞臨,杜鵑叫聲凄厲,有“杜鵑啼血”之說,極能引人愁思。所以緊接著寫連不通曉人情的鳥兒似乎也能理解人的愁苦。這句用了欲揚先抑的筆法,“便作無情”,是說鳥不懂人情,是抑?!澳病笔菍懰钟星?,連無情的鳥都理解人之情感,替人凄叫,可見詞人之愁是何等深長了,這是揚。這用的又是擬人法。結(jié)尾兩句寫詞人知道春天無法挽留,置酒相送,而春默而不答,形象地寫出詞人對春的眷戀而又無可奈何、極為孤獨寂寞的復雜心情。用黃昏疾雨作結(jié)更能襯托出作者悲涼憂傷的心情。

全詞意境清幽,語言樸素流暢,層次分明,意象生動。詞題《送春》,但不是歡送,是在黃昏的凄風苦雨中無可奈何地把春送走。如此,詞人的心情如何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71章 呂渭老(一首)

呂渭老,一作濱老,字圣求,嘉興(今浙江嘉興市)人,生卒年不詳。宣和、靖康年間朝士。所著有《圣求詞》。他的詞作平易,但也有刻畫工麗、描寫生動之作。

好事近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cè)。惹報布帆無恙,著兩行親札。從今日日在南樓,鬢自此時白。一詠一觴誰共,負平生書冊。

【簡說】

高漸離臺詞語音mp3

本詞寫作者在風雪中回到南方,長期閑居家鄉(xiāng),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飲酒賦詩,不能為國立功,辜負了平生讀書的志氣。詞的語言平淡而愛國登自慚情深切。

第72章 胡銓(一首)

胡銓(1102~1180),字邦衡,江寧(今南京市)人。避地居廬陵(今江西吉安)。宋高宗建炎二年進士。紹興五年,任樞密院編修官,堅持抗金,曾上書請斬秦檜等三人,后遭秦檜迫害。宋孝宗時官至資政殿學士。所著有《澹庵文集》和《澹庵詞》。他的詞作僅十六首,但有反對議和的憤世之作。

好事近

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xiāng)輕別??帐乖丑@鶴怨①,誤薜蘿風月②。囊錐剛要出頭來③,不道甚時節(jié)。欲駕巾車歸去④,有豺狼當轍⑤。

【簡說】

本詞作于紹興十二年(1142),作者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據(jù)王明清《揮麈錄·后錄》卷十記載,當時“郡守張棣繳上之,以謂譏訕,秦(檜)愈怒,移送吉陽軍編管?!边@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身雖遭貶,但不畏權(quán)勢,堅持反對屈辱求和的斗爭精神。

第73章 岳飛(三首)

岳飛(1103~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縣名)人。二十歲時從軍,在南宋初期抗金戰(zhàn)爭中屢建奇勛,是抗金四大名將之一。因力主北伐、反對和議而被秦檜所害。孝宗初年,復飛官,淳熙六年(1179)賜謚武穆,寧宗嘉定四年(1211),追封鄂王。有集,是后人所編。

小重山

昨夜寒蛩①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②。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③。舊山松竹老,阻歸程④。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⑤。

【注釋】

①寒蛩(qiónɡ窮):深秋的蟋蟀。

②這兩句是說夢中仿佛回到千里外的中原,驚醒后已是三更時分了。

③這句是指功名未就,白發(fā)已經(jīng)滿頭。

④舊山:故鄉(xiāng),這里泛指中原故土。阻歸程:回鄉(xiāng)的路程被阻。這兩句是指由于敵人占領(lǐng)中原而歸程被阻,致使故園松竹日益凋零。

王者榮耀高漸離臺詞語音王者榮耀高漸離(逆吟游)臺詞該我上場表演啦來,聽離歌,替對面奏響離歌原諒我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checkit~~~now~狂熱節(jié)拍小姐,有沒有興趣來場直達天堂的交往我們的靈魂總算起共鳴了,雖說偶爾還是有些。

⑤這三句是暗指自己抗金的主張得不到朝廷上多數(shù)人的支持,沒有人理會他內(nèi)心的焦慮。

【簡說】

本詞即景抒情,隱憂時事,用比興手法曲折地道出心事。趙鼎《花心動》中“綠琴三嘆朱弦絕,與誰唱陽春白雪”,與本詞末兩句詞意情調(diào)都很接近。

滿江紅寫懷

怒發(fā)沖冠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②,八千里路云和月③。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④,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⑤。壯志饑餐胡虜⑥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⑦。

【簡說】

岳飛的《滿江紅》是一首振奮人心的壯詞,詞中洋溢著勇赴國難、氣吞萬里的豪情壯志,不僅能激發(fā)起人們愛國主義的崇高情操,還使人們對這位中興名將鐵馬金戈、橫槊中原的業(yè)績獲得形象的認識??梢哉f,詞中激揚蹈厲的愛國精神和岳飛本人的英雄氣概確實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輝;正因為這樣,《滿江紅》一向被人們看作是岳飛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滿愛國豪情的戰(zhàn)歌。

滿江紅登黃鶴樓①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②。到而今、鐵騎滿郊畿③,風塵惡④。兵安在,膏鋒鍔⑤。民安在,填溝壑⑥。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⑦。卻歸來、再續(xù)漢陽⑧游,騎黃鶴。(岳武穆墨跡)⑨。

【簡說】

元末謝升孫在他得到的《滿江紅》兩首后面(其中之一即本詞)的跋中,說本詞“似金人廢劉豫時,公(岳飛)欲乘機以圖中原而作此以請予朝貴者”,并說“可見公為國之忠”。

高宗紹興七年(1137),偽齊劉豫被金國所廢后,岳飛曾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收復中原,但他的奏請未被采納。次年春,岳飛奉命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率領(lǐng)部隊回鄂州(今湖北武漢市)駐屯。本詞大概是在回鄂州之后所作。

上片是以中原昔年的繁華來對比如今在敵騎蹂躪之下的滿目瘡痍。下片是嘆息南宋王朝統(tǒng)治之下士兵犧牲、人民死亡,景況十分蕭條。最后希望率師北伐,收復中原,然后回來重登黃鶴樓,慶祝全國統(tǒng)一。

第74章 韓元吉(二首)

韓元吉(1118~1187),字無咎,號南澗,許昌(今河南市名)人。官至吏部尚書。晚年徙居上饒(今江西市名)。有《焦尾集詞》一卷,今佚。

霜 天 曉 角蛾眉亭①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②,愁與恨、幾時極。怒潮風正急。酒醒聞塞笛③。試問謫仙何處④,青山外⑤,遠煙碧。

【簡說】

詞人站在位于絕壁之上的蛾眉亭中,下臨大江,遠望兩山對峙,這就是李白所歌詠的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在詞人的眼里,這東西兩山正如兩條蛾眉,凝聚著無窮的愁恨。換頭指出愁恨的緣由,是聽見了“塞笛”。原來這地方在南宋已是邊地,經(jīng)常受到敵人的威脅和進擾,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曾在此大破金兵,即所謂“采石之捷”。在此地聽見“塞笛”,使人不由對國事日非感到憂心如焚。怒潮急風,也正象征著詞人的心情。最后幾句是懷念長眠青山的大詩人李白,而有不勝滄桑之感。

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①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②。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fā)③。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fā)。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簡說】

在淪陷將近半世紀的舊都汴京,作者以南宋使臣身份參加了金國的宴會,席間聽到北宋宮廷舊教坊弟子的演奏,想起安史亂時樂工雷海青在凝碧池頭大罵安祿山而的史事,不禁萬感交集。這時正值北地三月,杏花帶愁開。往日水流潺潺的御溝,如今已干枯無聲,似乎是在傾聽那暗傷亡國的嗚咽。

第75章 袁去華(二首)

袁去華,字宣卿,奉新(今江西縣名)人。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曾任善化縣(今湖南長沙市)知縣,因反對郡守于荒年向百姓征賦而被謫為醴陵(今湖南縣名)縣丞(縣令的輔佐),后又知石首縣(今湖北縣名)。他學問淵博,文筆精健,尤長于詞賦。有《袁宣卿詞》一卷。

安公子

弱柳絲千縷。嫩黃勻遍鴉啼處。寒入羅衣春尚淺,過一番風雨。問燕子來時,綠水橋邊路。曾畫樓、見個人人否。料靜掩云窗,塵滿哀弦危柱益。庾信愁如許。為誰都著眉端聚。獨立東風彈淚跟,寄煙波東去。念永晝春閑,人倦如何度。閑傍枕、百囀黃鸝語。喚覺來厭厭,殘照依然花益。

【簡說】

本詞內(nèi)容是惜別傷離,在作者的詞篇中有一定代表性。上片從景到人,向歸燕打聽暗示雙方音問不通。下片由人到景,寫自身相思之苦。結(jié)末以花塢殘照襯托懷人心情。

劍器近

夜來雨,賴倩得、東風吹?、?。海棠正妖嬈處,且留取。悄庭戶,試細聽、鶯啼燕語。分明共人愁緒,怕春去。

佳樹、翠陰初轉(zhuǎn)午。重簾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風絮。偷彈清淚寄煙波②,寒喧,到了渾無定據(jù)。斷腸落日千山暮。

【簡說】

這首詞是春深懷人之作。上片寫夜雨淅瀝,驚醒詞人。詞人擔心花凋,但風吹雨停,海棠猶艷,不免暫感欣慰。這里已透出詞人惜春之情。接著寫恐春將歸,鶯啼燕語,愁與人同。這里把鶯燕人格化,說它們的呢喃鳴叫不是歡樂,而是愁訴,語意新巧,如此把恐春歸去的愁緒寫得細致入微。

下片寫紅日當午,綠陰爽人。詞人酣睡初醒,但見柳絮飄飛,攪動愁緒,自覺也如寂寞無聲的飛絮一樣四處飄零。接著寫所懷念之人,雖常有信來,但總是些寒喧之語,不提歸期,難以歡聚,自不免相思之極而憔悴,而落淚,亟望他知,亟盼他來,以解僻居荒野之苦。其中“偷彈清淚寄煙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句手法獨特。詞人極思故人,但不直寫,卻寫暗灑清淚于煙波,讓迷蒙縹緲的江水帶去傷心之淚,讓淚水江頭會見故人,訴說他無限的思念。這樣既寫出了二人難見的無可奈何,又寫出了詞人思念之深之苦之痛。結(jié)尾句以大寫意之筆,揮灑出一幅紅日西沉、千山暮靄的畫面,詞人斷腸般的愁緒無邊無際,沒有了結(jié)之日。如此深愁,難道僅是懷故之情?“落日千山暮”不正是國運艱危、氣息奄奄,難遭滅亡的寫照嗎?全詞寫景思人,語調(diào)凄婉。

第76章 陸游(十一首)(1)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由于北方金統(tǒng)治者南侵,陸游從小過著逃難的生活。他早年受到家庭的愛國思想教育,曾立下從軍殺敵的壯志。三十歲參加禮部考試,名列第一,因語觸秦檜而被黜落。紹興三十一年(1151),宋孝宗召見,并賜進士出身。乾道六年(1170)入蜀,后在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辦理軍務,到過前線,擴大了視野,使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進入新的階段,內(nèi)容豐富多采。以后又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幕府參議官,因不拘禮法,被人認為“恃酒頹放”,故自號“放翁”。東歸后,先后任地方官,不久罷歸,退居二十年,恢復中原的意志始終不能實現(xiàn)。詩人懷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民族悲憤與世長辭。

陸游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詩歌近萬首,但詞作不多,現(xiàn)存共一百三十多首。詞的風格多樣,既有充滿愛國思想感情的豪放之作,又有婉麗飄逸、感情深沉的詞作。所著有《陸放翁》。

水調(diào)歌頭多景樓

江左占形勝①,最數(shù)古徐州②。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③。鼓角臨風悲壯④,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⑤。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⑥。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⑦,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⑧,磨滅游人無數(shù),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⑨。

【簡說】

本詞是作者在隆興二年(1164)任鎮(zhèn)江通判時作。是年八月,烽火未息,作者隨鎮(zhèn)江知府方滋游北固山,登多景樓,面臨江山景色,想起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合戰(zhàn)勝強敵的往事,聯(lián)系張浚北伐抗金受到挫折,而金兵又將渡淮侵犯的形勢,感慨深沉。下片以晉朝名將羊祜比喻方滋,希望他能為抗金事業(yè)作出一番貢獻,充分表露了作者抗金愛國的思想感情。詞的風格沉郁、悲壯。

釵頭鳳

紅酥手①。黃縢酒②。滿城春色宮墻柳③。東風惡。歡情?、堋R粦殉罹w⑤,幾年離索⑥。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⑦。淚痕紅浥鮫綃透⑧。桃花落。閑池閣⑨。山盟雖在⑩,錦書難托。莫。莫。莫。

【簡說】

陸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婦感情很好,但母親不喜歡她。陸游迫于母命,忍痛分離。后來,陸游另娶王氏,唐琬也改嫁。十年后,紹興二十五年(1155)春天,陸游到山陰城東南的沈氏園游玩,又與唐琬相遇。她以黃封酒殷勤相待,陸游深感其情,當時在沈園墻上寫下了這首詞,表達了不忍分離的痛苦和哀怨的心情,反映了在封建禮教殘酷壓抑下的婚姻悲劇。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①,寂寞開無主②。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③。無意苦爭春④,一任群芳妒⑤。零落成泥碾作塵⑥,只有香如故⑦。

【簡說】

陸游一生喜愛梅花,曾寫過一百多首詩詞,贊賞梅花是“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而這首詠梅詞卻別具一格。詞中的梅花孤獨、清冷,又遭受到風雨的侵襲,但依然獨自吐著芬芳,散發(fā)著幽香。這正是作者抗金的抱負不得實現(xiàn)而又遭受朝廷中妥協(xié)投降派嫉妒、排擠和打擊的命運的寫照,也是作者寂寞愁悶而又堅強不屈、孤芳自賞的性格的象征。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①

羽箭雕弓②,憶呼鷹古壘③,截虎平川④。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⑤。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⑥。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⑦。何事又作南來⑧,看重陽藥市⑨,元夕燈山⑩?;〞r萬人樂處,欹帽垂鞭。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簡說】

本詞是乾道九年(1173)春天,作者從南鄭前線調(diào)回后方,任成都府安撫司參議官時作。詞的上片是作者對從軍南鄭彎弓打獵、揮筆賦詩的軍營生活的珍惜和懷念。下片寫成都的藥市燈山,萬花如錦,令人沉醉。但作者抗金抱負不得實現(xiàn),心中無比悲憤,只能樽前流涕。詞的最后,作者指出:抗金報國功名的取得不是靠天,而是靠人的力量,反映了作者堅定的抗金信念和壯志未酬的悲憤而慷慨的心情。

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①

雪曉清笳亂起②。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③。想關(guān)河,雁門西,青海際④。睡覺寒燈里⑤。漏聲斷、月斜窗紙⑥。自許封侯在萬里⑦。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⑧。

【簡說】

乾道九年(1173)夏天,作者赴嘉州(今四川省樂山縣),路經(jīng)眉山,與隱士師伯渾相識,后作此詞相贈。陸游寫過許多富有愛國激情的記夢詩詞,這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詞的上片寫夢游中的境界;下片寫夢醒后的感慨,上下片一氣呵成,意境壯闊,風格豪邁。

第77章 陸游(十一首)(2)

漁家傲寄仲高①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②。扁舟何日尋兄弟③。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④。鬢絲幾縷茶煙里⑤。

【簡說】

本詞是作者在四川成都時作。這首詞是寄給罷歸在家的堂兄仲高的,詞里流露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愁苦心情。其實,他是借鄉(xiāng)愁以表達自己受到投降勢力排擠打擊的滿腔悲憤。詞的筆力委婉、深沉。

鵲橋仙夜聞杜鵑①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②,但月夜、常啼杜宇。③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④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⑤。

【簡說】

本詞是作者在四川時作。詞的上片寫暮春月夜杜鵑的啼叫,下片寫聽到杜鵑叫聲的感受。詞的最后,比較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而身世蒼茫的苦悶。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①。匹馬戍梁州②。關(guān)河夢斷何處③,塵暗舊貂裘④。胡未滅,鬢先秋⑤。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⑥,身老滄洲⑦。

【簡說】

本詞寫作年月不詳,大概是作者晚年閑居家鄉(xiāng)時所作。詞里寫自己當年從軍南鄭,想為收復中原建功立業(yè),直到如今終不忘恢復中原,但是年老身衰,壯志未酬,反映了作者“身老滄洲”的悲憤愁苦的心情。

謝池春

壯歲從戎①,曾是氣吞殘?zhí)敘凇j囋聘?,狼烽夜舉③。朱顏青鬢④,擁雕戈西戍⑤。笑儒冠自來多誤⑥。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⑦。漫悲歌⑧、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guān)何處⑨。嘆流年又成虛度。

【簡說】

本詞寫作年月不詳,大概是作者晚年閑居山陰時所作。詞的上片寫投筆從軍南鄭的戰(zhàn)斗生活。下片寫作者閑居家鄉(xiāng)、虛度年華的哀愁。詞的風格豪邁而又悲壯。

鷓鴣天

家在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斟殘玉瀣行穿竹①卷罷《黃庭》臥看山②。貪嘯傲③,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④,老卻英雄似等閑。

【簡說】

《鷓鴣天》詞在格律上近似七律,只是第五句一分為二,變七言為兩個三言。陸游的這首詞在結(jié)構(gòu)上打破了詞的上半片寫景,下半片抒情的通常慣例和分片界限,從開頭到“不妨隨處一開顏”是恬淡悠閑的故鄉(xiāng)隱居生活?!霸煳镄哪c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是另一層意思,抒發(fā)隱居生活中空耗時光的悲哀和憤懣。

開頭部分“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寥寥十四個字,勾勒出一個隔絕塵世,在蒼煙夕照掩映下的世外桃園仙境?!罢鍤堄皴写┲?,卷罷《黃庭》臥看山”兩句更是形象地再現(xiàn)了作者過的那瀟灑自在,無拘無束,豐衣足食的神仙般的生活的情形。一個“臥”字把作者那愜意悠閑的神態(tài)活化出來,宛如歷歷在目?!柏潎[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更表現(xiàn)了作者心滿意足,樂而忘憂的心態(tài)。如果只談到這里,誰也不會懷疑作者是在歌頌贊美隱居的田園生活。可事實并非如此。這首詞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后兩句,來了一個截然相反的大逆轉(zhuǎn)。對于造物主,這里指的是南宋朝庭不給英雄以用武之地,坐視英雄老卻表示了強烈的義憤和不滿。這正是作者發(fā)自肺腑的呼聲!“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與“家住蒼煙落照間”的生活和處境形成鮮明的對比,造成強烈的反差,使全詞波瀾轉(zhuǎn)折,跌宕起伏,妙趣橫生。

劉克莊《后村詩話續(xù)集》說:“放翁長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軒不能過。飄逸高妙者,與陳簡齋、朱希真相頡頏。流麗綿密者,欲出晏叔原、賀方回之上。”若以此評價這首《鷓鴣天》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①

秋到邊城角聲哀②,烽火照高臺③。悲歌擊筑④憑高酹酒⑤,此興悠哉⑥。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⑦,曲江池館⑧,應待人來。

【簡說】

這是陸游四十八歲赴南鄭,七月十六日夜晚與同僚登上內(nèi)城西北角的高興亭賞月時所作的一首詞。

詞分上下兩片。上片首句“秋到邊城角聲哀”,是寫耳之所聞,“秋”字點出了時間。這與小序中寫的時間正相吻合?!斑叧恰弊匀皇侵改相嵙??!敖锹暟А睂⑦呞锏幕臎鍪捤鞅憩F(xiàn)得淋漓盡至?!胺榛鹫崭吲_”是寫目之所見。狼煙高高升入云天。這里的“烽火”是指報告平安的火,亦稱“平安火”。作者登臨時,適逢前方無戰(zhàn)事。但正是從這“烽火”引出了“悲歌擊筑,憑高酹酒”的豪興。其中“悲歌擊筑”是借用當年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刺殺秦王時易水送行的故事。在易水河畔,高漸離為荊軻擊筑,荊軻吟誦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詩句。通過“悲歌”、“酹酒”來表現(xiàn)為國靖邊,收復失地的壯志和決心。詞的下片一改上片激昂慷慨之勢,轉(zhuǎn)入對明麗清新畫面的描繪。南山的月亮、天空的云彩,灞橋那如煙的柳色,曲江池畔的樓閣亭臺,在作者筆下都具有豐富細膩的情感和愛憎。云月“多情”,橋柳和亭臺“有心”,這都是作者擬人化筆法產(chǎn)生的奇特藝術(shù)效果,也從中透露出作者對故國江山的眷戀之情。用如此平易自然的語言來表現(xiàn)如此悱惻纏綿,深摯熾烈的情感,在宋詞中是不多見的。

第78章 范成大(四首)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孝宗時出使金國,交涉收復河南“陵寢”以及更改南宋皇帝向金使跪拜受書之禮,表現(xiàn)出不畏強暴的凜然氣節(jié)。后官至參知政事。詩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有《石湖集》。

秦樓月

樓陰缺。欄干影臥東廂月①。東廂月。一天②風露,杏花如雪。隔煙催漏金虯咽③。羅幃暗淡燈花結(jié)④。燈花結(jié)。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簡說】

鄭文焯指出:“范石湖《憶秦娥》‘片時春夢,江南天闊,’乃用岑嘉州‘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詩意?!?《絕妙好詞校錄》)作者用岑詩句意卻又別具風味?!捌瑫r春夢”,是說夢中相會,好景苦短?!敖下愤b”則指故鄉(xiāng)路遠,離愁偏多。

浣溪沙江村所見

十里西疇①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濃霧知秋晨氣潤,薄云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②。

【簡說】

題目是“江村所見”,也即旅途觀感。上片是豐收的秋野,稻子熟、槿花開、山果黃。下片寫秋晨霧濃,午云遮日。最后方始點出作者戎裝上道,舍車騎馬,秋色滿眼,觀賞不盡。

憶秦娥

樓陰缺①,欄干影臥東廂月②。東廂月,一天風露③,杏花如雪。隔煙催漏金虬咽④,羅幃暗淡燈花結(jié)⑤。燈花結(jié),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簡說】

這首詞是寫女子懷念遠方情人的。上片寫景,主要是寫戶外的靜景,只有“風”是動的,但在杏花、明月、樓蔭、斜影的襯托下,寓動于靜,給人以至靜之感。雖從字面上看寫的全是周圍的環(huán)境,全是景物,并沒有人,沒有情思,但“此中人”的情緒還是可以揣測到的。下片寫人,主要是寫戶內(nèi)少婦的愁思。她獨居閨中,因心懷遠人而久久不能入睡。此時因燈蕊結(jié)花而室內(nèi)光線愈加暗淡,室外則夜霧迷茫,一片沉寂,只有那計時漏壺發(fā)出的滴滴答答的水聲透過煙霧而隨風飄來,更覺聲聲哽咽。這里并不直接寫人的神態(tài),但卻把人心的愁苦表現(xiàn)得十分真切。

春閨懷遠是詞的傳統(tǒng)題材,前人寫作極多,但往往過于濃華而缺少新意。此詞卻“純?nèi)巫匀唬患馘N煉”(《蕙風詞話》),顯得淡樸清雅,毫無陳腐的富貴氣和脂粉氣。寫環(huán)境不事鏤金鍺采的雕繪,只把花月樓臺的淡景勾勒出來;寫人物不事愁紅慘綠的夸飾,只把長夜難眠的凄苦心境真實地寫出來,一切都那么自然,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本色天然的美。因此,范成大的這首小詞在這類作品中是別具一格,有較高藝術(shù)價值的。

鷓鴣天

休舞銀貂小契丹①,滿堂賓客盡關(guān)山②。從今裊裊盈盈處③,誰復端端正正看④!模淚易⑤,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⑥。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⑦

【簡說】

這首詞可能是作者自桂林去四川,途經(jīng)瀟湘時,或是到了成都以后(1175—1177),觀舞有感而作?!靶∑醯ぁ奔词瞧醯ぷ宓囊环N舞蹈。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曾建立契丹國,后改國號為“遼”,是北宋王朝的主要敵國之一。先于北宋二年(1125)為宋金所滅。在亡國的遭遇上,北宋和他有相似之處。這首詞就是作者在觀看了“小契丹”舞蹈之后,觸景生情,撫今追昔,而寫下的一首旨在抒發(fā)亡國憂憤的優(yōu)秀詞章。

當時的南宋統(tǒng)治集團,對于金兵的入侵,先是一味求和,直至中原淪陷,繼而偏安江左,茍且偷生,竟發(fā)展到后來對金稱侄納貢,喪權(quán)辱國。同時對待朝內(nèi)的主張抗戰(zhàn)的有識之士則不斷地予以迫害和打擊,使許多愛國人士顛沛流離,展轉(zhuǎn)遷徙,歲月虛度,蹉跎無成。愛國詞人范成大就是生活在這樣嚴酷的現(xiàn)實當中。他感到壯志難酬,人情壓抑而又無處傾訴,詞的末二句便用煙霧迷蒙,斜暉黯淡的景色和有雁無書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詞人痛苦的心境。

本詞上片悲壯蒼涼,頗有慷慨之氣;下片則幽愁暗恨,較為低徊消沉,這些都真實地表現(xiàn)了作者及其他愛國人士的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注入了深沉的憂國之痛。

第79章 楊萬里(三首)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吉水(今江西縣名)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在永州作零陵縣丞時,得見謫居在此的主戰(zhàn)派張浚,張浚勉之以“正心誠意”之學,因而自號“誠齋”。有《誠齋集》。

昭君怨

賦松上鷗①晚飲誠齋,忽有一鷗來泊松上,已而復去,感而賦之②

偶聽松梢撲鹿③。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嘩??煮@他。俄頃④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⑤。

【簡說】

畫沙鷗來去的動態(tài),也是十分生動活潑。末尾兩句,則歸結(jié)到自己目前已告老還鄉(xiāng),閑居江湖,可與沙鷗作伴。

昭君怨詠荷上雨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①。急雨打篷聲。夢初驚②。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③。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簡說】

上片先寫午夢,夢中泛舟蕩漾在西湖的荷花下,真是滿湖煙水滿湖飄香。忽然被急雨聲驚醒,起初還以為身在船中,雨打船篷。下片接著指出原來身在家中,只見急雨打在荷葉上,如同珍珠般散而復聚,進跳不停,當雨珠聚成一窩而荷葉承受不住時,便如同清波般地瀉了下來。這里寫的雨打荷葉,活潑而不受拘束。

好事近

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誠齋①,先到萬花川谷②。不是誠齋無月,隔一庭修竹③。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④,看十五十六。

【簡說】

這首詞是描寫月色的,而描寫月亮的文學作品,歷代不乏其佳作。楊萬里的這首稱得上別具一格。雖然題材極其普通,但作者別具只眼,以樸實無華的語言,清新明快的格調(diào),寫出了全新的自我感受,使讀者在渾樸、淡泊的感覺中領(lǐng)略到月色的迷人和藝術(shù)上的陶冶。

該詞的小序點明了賞月的時間、地點及寫作緣由。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登臨萬花川谷賞月之原由。一二兩句“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笨芍^是開門見“月”,直接扣題。本是初秋時節(jié),皓月當空,清輝四照,怎么我的書房里卻沒有一絲月光呢?原來“先到萬花川谷”,引出作者登臨萬花川谷賞月之情由。三、四兩句才寫明誠齋無月之由,蓋由滿院修長翠竹奪愛所致。寫月不見月,生疑解惑,構(gòu)思奇巧,意趣橫生。

下片寫萬花川谷月色之美好。詞人來到萬花川谷,登高遙望,碧空如洗,明月高懸,朗朗清輝,遍灑人間,令作者眼前頓覺一片純明如玉,遂由心底贊嘆這迷人的月色。詞寫至此,那美好的月色已躍然紙上,令讀者如臨其境,不免心曠神怡。而作者卻不由此罷筆,而是轉(zhuǎn)而寫到,今夜才是十三的夜晚,雖美月如玉,終非賞月最佳之時,而秋光奇絕,還要等到十五、十六日的晚上。這后兩句陡然而至,使剛剛滿足之心,又產(chǎn)生新的追求,將更新的意境推出詞外,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初讀此詞,并無奇特之處,亦無艷麗之詞,然反復吟誦,方覺韻味頗濃,意境新奇。平淡的筆墨下創(chuàng)造出的是一個個新奇的藝術(shù)境界。正是所謂“興到自來,不以力構(gòu)”。難怪人們稱贊楊萬里“不特詩有別才,即詞亦有奇致”。(《歷代詩余·詞話》引《清續(xù)言》)

第80章 嚴蕊(一首)

嚴蕊,字幼芳,南宋時天臺(今浙江天臺縣)軍營中的妓女。極有才華,琴、棋、書、畫、歌舞、彈唱俱擅,能詩詞,色藝冠一時。朱熹以有傷風化罪把她關(guān)押入獄,鞭苔折磨,嚴蕊不屈。岳霖繼任地方官,嚴蕊作《卜算子》上呈表,對流落風塵的無奈和對自由的向往。岳霖讀畢,大為感嘆,遂釋放了她。

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①,似被前緣誤②?;浠ㄩ_自有時,總賴東君主③。去也終須去④,住也如何?、?若得山花插滿頭⑥,莫問奴歸處。

【簡說】

這是一首真切感人,令人回腸的佳作。從詞的內(nèi)容看,這是詞人獄中之作。作者受盡了侮辱和蹂躪,命運已夠不幸,卻被道貌岸然的理學家朱熹以“有傷風化”的罪名關(guān)進牢獄,受盡鐵窗之苦,對一個弱女子來說,該是何等的痛苦。新任地方官的到來,在她心中升起一道希望之光。她要剖白心跡,為自己洗涮罪名。她并非愛干妓女的營生,由于思想局限,認為是“似被前緣誤”?!八啤弊直砻魉煌耆嘈拧扒熬墶?,是什么呢?她不知道,或者她不便說,囹圄之人也只能如是說。跟著她以花自喻,把岳霖比喻為萬物帶來春天、光明的“東君”,手法含蓄,比喻貼切高明。詞的下片以堅定的語氣表達了詞人對自由的渴望,以痛楚決斷的發(fā)。問陳述了坐牢所受的折磨,柔弱中自有一種剛勁。最后兩句以極富浪漫色彩的筆調(diào)真切地寫出了這位飽經(jīng)風霜、坎坷的不幸女性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對人的尊嚴的渴望。這可以說是人性的覺醒?!澳獑枴币痪?,既表示她不愿意人們再糾纏她,又表示她將遠遁山野,過一種真正人的生活。岳霖看了之后欣然把她釋放,可見其詞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第81章 張孝祥(七首)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別號子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廷試第一。曾任中書舍人、顯謨閣直學士,又做過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贊助張浚北伐而被免職。后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治水有政績。所著有《于湖詞》二卷。他的詞作,既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內(nèi)容,也有寫景抒情、瀟灑自如的作品。詞風接近蘇軾,氣勢豪邁,境界闊大。

六州歌頭

長淮望斷①,關(guān)塞莽然平②。征塵暗③,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④。追想當年事⑤,殆天數(shù)⑥,非人力,洙泗上⑦,弦歌地⑧,亦膻腥⑨。隔水氈鄉(xiāng)⑩,落日牛羊下,區(qū)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簡說】

本詞作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這時,南宋北伐失敗,朝廷主和派得勢,急于向金屈辱求和。在建康任留守的張孝祥,對此十分憤慨,寫下了這首“忠憤氣填膺”的著名詞篇。詞的上片寫中原淪陷區(qū)的凄涼情景,同時揭露了金貴族統(tǒng)治者的驕橫;下片寫作者同情渴望北伐的中原人民但又報國無路的滿腔悲憤。張孝祥是在一個宴會上即席賦這首淋漓痛快的詞作。當時,主戰(zhàn)名將張浚讀了很受感動,竟為之罷席。

水 調(diào) 歌 頭 泛湘江①

濯足夜灘急目光短淺②,晞發(fā)北風涼③。吳山楚澤行遍④,只欠到瀟湘⑤。買得扁舟歸去⑥,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⑦。蟬蛻塵埃外⑧,蝶夢水云鄉(xiāng)⑨。制荷衣⑩,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簡說】

本詞抒寫泛游湘江的感受。面對清幽的自然景色,作者以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來表達自己的胸懷。他寫“蟬蛻塵外”和“湘妃起舞”,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要象屈原那樣身處濁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zhì),而且具有鮮明的浪漫色彩。

水 調(diào) 歌 頭金山觀月①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②。寄聲月姊③,借我玉鑒此中看④。幽壑魚龍悲嘯⑤,倒影星辰搖動⑥,海氣夜漫漫⑦。涌起白銀闕⑧,危駐紫金山⑨。表獨立⑩,飛霞珮,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簡說】

本詞是作者在鎮(zhèn)江金山寺夜間觀月時作。詞中描寫雄麗的長江倒映著月亮、星星,隨波搖動,壯闊的水光月色,令人心曠神怡。詞的下片著重寫作者欲登仙而去,筆力自在,瀟散出塵,富有浪漫的想象,顯示了作者心胸開闊和英氣奇特。

念奴嬌過洞庭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③,著我扁舟一葉④。素月分輝,明河共影⑤,表里俱澄澈⑥。怡然心會⑦,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jīng)年⑧,孤光自照⑨,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⑩。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簡說】

本詞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作者從廣西落職北歸,在中秋前夕路過洞庭時寫下這首詞。上片寫湖光水色、交相映輝的壯麗的自然景色;下片寫作者怡然心會的坦蕩高潔的胸懷。詞中作者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優(yōu)美境界中,興會洋溢。他以江水作酒漿,把北斗當酒杯,一切自然景象為賓客,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表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藝術(shù)造就和風格。

浣溪沙

霜日明霄水蘸空①。鳴鞘聲里繡旗紅②。澹煙衰草有無中③。萬里中原烽火北④,一尊濁酒戍樓東⑤。酒闌揮淚向悲風⑥。

【簡說】

本詞是宋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作者在荊州(今湖北江陵縣)做官時登城樓觀塞而寫的。詞中表現(xiàn)了作者不忘中原遺老的愛國抗敵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

問訊湖邊春色①,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②。世路如今已慣③,此心到處悠然④。寒光亭下水如天⑤。飛起沙鷗一片⑥。

【簡說】

本詞寫作者后期重來江南,看慣了人世多艱辛而淡然處之的消極閑適心情。

西江月阻風三峰下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①。放起鱗鱗細浪②。明日風回更好③,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④。準擬岳陽樓上。

【簡說】

本詞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離官潭州(今湖南長沙市)時作。張孝祥在給友人的信中說,“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在湖南湘陰縣北的黃陵山上)下?!痹~中寫作者在途中為風雨所阻,但卻曠達樂觀而富于想象。

水調(diào)歌頭

聞采石戰(zhàn)勝①

雪洗虜塵靜②,風約楚云留③。何人為寫悲壯④,吹角古城樓⑤?湖海平生豪氣,關(guān)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⑥。剩喜燃犀處⑦,駭浪與天浮。憶當年,周與謝⑧,富春秋⑨。小喬初嫁⑩,香囊未解,勛業(yè)故優(yōu)游。赤壁磯頭落照⑩,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一只白色的小鳥低低飛過。雪女(伸出皓腕,讓它停落在上面):雪燕……它的翅膀被淋濕了。高漸離:北嶺有燕,羽若雪兮。雪女:朔風哀哀,比翼南飛。高漸離:一折羽兮,奈之若何。雪女:朔風凜凜——高漸離:終不離兮。雪。

【簡說】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冬,宋軍統(tǒng)帥虞允文率兵在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市長江東岸)大敗金軍。作者在宣城(今安徽宣城縣)聞訊后,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詞篇。

上片寫聽到捷報后的喜悅心情?!把┫刺攭m靜”這起首一句,概括了采石磯一戰(zhàn)的偉大勝利,不僅打敗了敵人,而且也洗刷了長期羞辱人們的“靖康之恥”。勝利的精神籠罩全篇。接下來的“湖海平生豪氣,關(guān)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等句,則是作者在這種勝利精神鼓舞下而發(fā)出的為國從戎,收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下片借懷古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虞允文戰(zhàn)績的贊美,一方面也抒發(fā)了自己要效法英雄人物,建功立業(yè)的壯烈情懷?!拔矣孙L去,擊楫誓中流”。何等豪邁,激烈,讀之令人感奮不已。

此詞的主題是一曲豪邁悲壯的勝利贊歌,但作者并沒有直接描繪戰(zhàn)爭的壯觀,而是通過寫景、抒情、借古頌今等手法,熱情洋溢地謳歌了戰(zhàn)爭的勝利,同時也抒發(fā)了作者心中的愛國豪情,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可謂別具一格。

第82章 李處全(一首)

李處全(1134~1189),寫粹伯,徐州豐縣人。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進土。曾做過殿中侍御史和袁州(今江西),處州(今浙江麗水縣)等地方官。他的詞作不多,但也有少數(shù)詞作表現(xiàn)了抗敵愛國的熱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所著有《晦庵詞》一卷,共四十七首。

水調(diào)歌頭冒大風渡沙子①

落日暝云合②,客子意如何③。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④。四望際天空闊,一葉凌濤掀舞⑤,壯志未消磨。為向吳兒道,聽我扣舷歌。我常欲,利劍戟⑥,斬蛟鼉⑦。胡塵未掃⑧,指揮壯士挽天河⑨。誰料半生憂患,成就如今老態(tài),白發(fā)逐年多。對此貌無恐,心亦畏風波⑩。

【簡說】

本詞寫作者在途中冒大風浪渡河的感受。詞中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要一掃胡塵的愛國思想感情。但是朝廷主和派掌權(quán),抗敵抱負不能實現(xiàn)。詞的最后寫自己不怕白發(fā)增多,只擔心國事的動亂,反映了作者愛國壯志得不到伸展的憤慨和憂愁的心情。

第83章 辛棄疾(三十首)(1)

辛棄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后自號稼軒居士。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時(116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他毅然投身于戰(zhàn)斗,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隊伍,在濟南以南舉起了義旗,隨即又率領(lǐng)隊伍加入了以耿京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軍,擔任“掌書記”之職,掌管書檄文告。

辛棄疾回南方后,南宋朝廷任他為江陰簽判。次年即孝宗隆興元年(1163),主戰(zhàn)派張浚被起用,由于符離之戰(zhàn)失’敗,主和派在政府支持下罷張浚、撒戰(zhàn)備。辛棄疾曾在1165年上《美芹十論》,建議朝廷積極備戰(zhàn),待機收復失地,但未被重視。幾年匆匆過去,他又于1168年被授以建康府通判這一閑職,這時他心情之沉重亦可想見。

在1170年,辛棄疾曾向南宋抗金名相虞允文上《九議》,提出有關(guān)恢復中原的建議,極言抗戰(zhàn)之必要。這以后,他曾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任地方官。自1182年到1203年,這段時期主要退居上饒家中。

1203年夏,辛棄疾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次年春初又改命他任鎮(zhèn)江知府。這時正值韓侂胄執(zhí)政,想借伐金以鞏固自己的地位。辛棄疾一方面斷言金國必亂必亡,另外也指出不能草率從事,而是要加強準備。韓詫冑等對此非但不予采納,反而在不久后就把辛棄疾罷免。以后雖又幾次派他其他官職,他都力辭了。1207年夏,他在鉛山得病,延至九月十日逝世。據(jù)說他臨死時,還大呼“殺賊”。

在詞壇上,辛棄疾一向與蘇軾并稱。他們的詞風都以豪放見長,能夠打破一切拘束,自由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情感。辛棄疾在中原淪喪、人民水深火熱之時,毅然投身起義軍隊伍,在南歸以后他也時刻不忘恢復中原。他詞作中的主要內(nèi)容是感慨國事、指斥奸邪、自傷身世和懷念陷區(qū)人民。這些內(nèi)容充分顯示出他是一位杰出的愛國詞人。以后的陳亮、劉過、劉克莊等,詞作也多豪邁的愛國之音,被稱為“辛派詞人”。

辛棄疾還寫了不少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詞,這是退居鄉(xiāng)間時的作品。詞中使用白描手法,構(gòu)成質(zhì)樸清新的格調(diào),反映出農(nóng)家生活的片段和農(nóng)民們的音容笑貌。此外,他在寄情山水之余,也寫了不少內(nèi)容消極的作品,反映出他思想傾向中的另一個方面。

辛詞的藝術(shù)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的運用上。首先,他善于熔鑄古人的語言。蘇軾開始用經(jīng)史語入詞,用散文筆調(diào)寫詞;到辛棄疾,更是大量地熔鑄經(jīng)史諸子中的語言入詞。他在詞中,巧妙地運用史事和典故借古喻今,寄托甚深。其次他還注意使用人民的口頭語言,說來如道家常而又含意深長。辛詞另一藝術(shù)特點是善于運用比擬的手法借物抒情。作者將客觀世界中靜態(tài)的物體,想象成有思想情感的對象。這種手法蘇軾的詠楊花一詞已開其端,到辛棄疾手里又有了發(fā)展。此外,在詞體上他還善于向前人學習,如《玉樓春》效白樂天體,《丑奴兒》效李易安體,說明他善于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詞中富于現(xiàn)實意義的思想內(nèi)容。

現(xiàn)存辛詞共六百多首,有《稼軒詞》四卷本及十二卷本傳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②。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③。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④。把吳鉤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⑥。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⑦??上Я髂辎?,憂愁風雨,樹猶如此⑨。倩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簡說】

本詞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這時,辛棄疾南歸已有五年。

上片一開始就點染出一幅江南秋景:流向天邊的江水,蒼翠凝愁的峰巒,夕陽垂地,孤雁哀鳴……這滿眼秋色,引起詞人無窮的感喟:七年前自己“突騎渡江”,滿心以為報國的志向即將實現(xiàn),哪里知道腰間寶刀空懸,至今一事無成。想到這里,不禁悲憤難禁,“把欄桿拍遍?!钡€是沒有人能領(lǐng)會自己的心情。

下片運用三個典故,將“登臨意”曲曲道出。作者表示既不愿意象西晉張翰那樣為莼菜鱸魚而棄官南歸,以名士風流自炫;也不想效法三國許氾只知購營產(chǎn)業(yè)而被有識之士恥笑。他贊賞東晉桓溫的振旅北征,也迫切期待能提兵北伐,收復失地??蓢@的是朝廷以主和為得計,主戰(zhàn)派不受重用,作者也被投閑置散,難展抱負。如今登高望遠,只能發(fā)出“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嘆,與張孝祥《六州歌頭》的“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相比,兩人的愛國之情是一致的。

本詞以寫景入手,然后融情入景,匯成一片,孤憤直抒,豪氣凌云。下片采用反襯手法,層層闡述,通過歷史人物,反襯出自己“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心情?!靶菡f”、“怕應”都是否定疑問的語氣。末三句以反詰照應上片結(jié)句,開闔頓挫,顯示出辛詞雄渾悲壯的風格。

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①,呈史致道②留守

我來吊古,上危樓③、贏得閑愁千斛④。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⑤。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⑥。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⑦。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⑧。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⑨。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⑩。

【簡說】

上片以危樓所見的山川形勝、斜阻歸鳥,引出興亡滿目的感慨。下片借用謝安指揮兒輩破賊及善處君臣之間二事,對史致道表示推重,同時也有所期望。

太常引建康中秋為呂叔潛賦①

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②。飛鏡又重磨③。把酒問姮娥④。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⑤。

【簡說】

這是一首中秋詞。上片問月。問為何白發(fā)早生。這與陸游《長歌行》中“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fā)種種來無情”的句意相似,是由于功業(yè)未就、白發(fā)欺人而感到十分憂慮。下片寫乘長風、上月宮,斫去樹影婆娑的桂樹,使人間清光更多。這里是有所寓意,如周濟就說:“所指甚多,不止秦檜一人而已?!?《宋四家詞選》)則斫桂乃是暗喻去除朝廷奸邪之輩。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①

望飛來、半空鷗鷺②。須臾動地鼙鼓③。截江組練驅(qū)山去④,鏖戰(zhàn)未收貔虎⑤。朝又暮。誚慣得⑥、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醇t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⑦。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⑧。人間兒戲千弩⑨。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⑩??昂尢?。人道是、子胥冤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簡說】

北宋潘閬、蘇軾都寫過觀潮詞,其中頌揚了吳兒踏浪為戲的靈活勇敢。而本詞,先是縱筆極寫江潮之盛,并用鷗鷺、鼙鼓、組練、貔虎等形容浪濤的洶涌。然后展示出江南踏浪兒的絕技。以下述史事,以吳國伍子胥因進忠諫招禍冤憤而死,越國范蠡則能功成身退,說明功名誤人,不如早作退隱之計。這是作者因不受重用而發(fā)的憤激之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

郁孤臺下清江水②。中間多少行人③淚。西北望長安??蓱z無數(shù)山④。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⑤。山深聞鷓鴣⑥。

【簡說】

第84章 辛棄疾(三十首)(2)

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①

落日塞塵起②,胡騎獵③清秋。漢家④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⑤。誰道投鞭飛渡⑥,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⑦。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⑧。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⑨。二客東南名勝⑩,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簡說】

本詞作于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小題目中指出是在揚州舟中和韻之作。楊炎正(字濟翁)與他同過鎮(zhèn)江時,曾作《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其中有這樣幾句:“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蓱z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寫出有心報國但又不被重用的苦悶。辛棄疾的和詞,是船到揚州時寫成,兩人的心情是一致的。

上片是回憶。先寫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完顏亮大舉南侵;再寫南宋軍隊在采石水陸并進,擊退敵人。江上樓船來回游弋,防衛(wèi)十分嚴密。然后寫殘酷貪婪的完顏亮,妄想一舉滅宋,“立馬吳山第一峰?!痹獾阶钃艉?,他在進退維谷的情勢下被殺。那時辛棄疾剛到南方,年少氣盛,看見這種勝利的場面,認為恢復有望,因而十分興奮。

下片寫目前。自從“隆興和議”以后,恢復大計遙遙無期。這時辛棄疾南歸已十六年,但卻仍得不到重用。如今兩翼已白,功業(yè)未建。此次重游舊地,想起當年情景,真有不堪回首之感。眼看國事日非,要想退隱吧,心尚有所不甘。結(jié)尾幾句,通過“嘗試與君謀”,反映出彼此矛盾復雜的心情。

摸魚兒

淳熙己亥①,自湖北漕②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③,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④。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⑤。長門⑥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⑦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⑧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⑨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⑩。

【簡說】

本詞憂時感世,全用比興。開頭“更能消”兩句概括上片詞意,下面說因惜春而怕花開早,如今落紅無數(shù),則更為可惜。“春且住”是留春,并告以無歸去之路。留春不住而怨春。這里隱指國勢危弱,偏安之局,恐也不能長保,“畫檐”兩句,是以蛛網(wǎng)惹絮喻朝廷奸佞用賣國求和的謬論蠱惑君心。

下片轉(zhuǎn)到自身遭遇?!伴L門事”幾句,反用《長門賦序》之意,說自己雖入長門,還擬重新得寵,由于遭到妒忌,以致又耽誤了佳期。這就是他在朝中的處境。他在《論盜賊札子》中曾說:“平生剛拙自信,年來不為人所容,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毕旅嫣岬娇v以千金買得一賦,此情終無處可訴,這是和“怨春不語”呼應,同是怨到極處的訴述。“君莫舞”又作頓挫,警告奸小不要猖狂得意,正如玉環(huán)、飛燕,即使得寵也不會長久,仍是不平之語。最后是自己無可奈何的忱國之情,以斜陽煙柳、一片慘淡迷離,暗示國家前途的危險,但仍以勸慰之語作結(jié),這也是“脈脈此情誰訴”之意。

辛棄疾寫本詞時年四十,這時他南來已有十幾年,又適值調(diào)任之際,深感歲月擲人而去,報國又苦無路。在詞里通過比興寄托他對國事的枕憤之情,自己遭受壓抑排擠的苦悶,從而透露出對執(zhí)政者的怨恨。宋人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指出本詞:“詞意殊怨……聞壽皇(孝宗)見此詞頗不悅?!闭f明詞風雖因運用暗喻而顯得委婉凄惻,但蘊含的情感卻比較激烈。

祝英臺近晚春

寶釵分①,桃葉渡②。煙柳暗南浦③。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④。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shù)⑤。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簡說】

前人認為這首詞寫的是“閨怨”,實際是借閨怨以抒其志。詞中先寫晚春煙雨凄迷、落紅片片,而鶯啼不止;末尾又寫花卜歸期,音問難通,春光將盡而憂思未盡。這是用托物比興的手法,通過寫春意闌珊、寫閨怨別情,比喻國事日非,恢復無期,從而表達出作者對國事的深切關(guān)懷和憂慮。

水龍吟為韓南澗①尚書壽甲辰歲②

渡江天馬南來③,幾人真是經(jīng)綸手④。長安⑤父老,新亭⑥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沈陸,幾曾回首⑦。算平戎⑧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⑨。

況有文章山斗⑩。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云奔走⑩。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灑。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簡說】

辛棄疾退居帶湖時,經(jīng)常與韓元吉來往。韓元吉曾經(jīng)奉命出使金國,并于便中察看敵情以及中原人心,準備待機恢復。后來看到朝政腐敗,不能有所作為,便引退于上饒的南澗。

本詞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詞中先寫“長安父老”盼望恢復;次斥主和權(quán)臣無視“神州陸沈”;再期望韓元吉“平戎萬里”,把韓比做前代名相;最后表示自己也要“整頓乾坤”,為國效勞。

清平樂獨宿博山①王氏庵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②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③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④。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⑤。

【簡說】

辛棄疾罷居上饒帶湖以后,附近名勝如南巖、鵝湖等地都是他常游之處。博山本身狀如廬山玉爐峰,近旁有雨巖、卓錫泉等,因此他也經(jīng)常前往游賞。本詞寫他獨宿博山的感懷,上片說室內(nèi)的凄寂光景,只見饑鼠出沒,蝙蝠翻飛,加上室外風驟雨急,“破紙”句寫作者把風吹窗上破紙的瑟瑟抖動聲當做是“自語”,更加突出他獨自一人無聊的心情。下片說自己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如今已垂垂老矣?!安急弧本涔P力陡轉(zhuǎn),展示出一幅開闊的畫面:“眼前萬里江山”,說明作者日夜不能釋懷的是祖國大好河山,即使被罷斥退隱,壯心仍然如初。

鷓鴣天鵝湖歸①,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②。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③,白鳥無言定自愁。書咄咄④,且休休⑤。一丘一壑也風流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⑦。

【簡說】

新秋的傍晚,略有涼意,紅蓮白鳥,悄然無聲?!皽喨缱怼?,“定自愁”,是寫自然景物,也是作者自身的寫照。自從罷歸以來,雖擬寄情山水,但畢竟不能忘情物外。感嘆自己病后筋力衰退,正是切望為國效力的表現(xiàn)。

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guān)①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②。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簡說】

這是一首送行詞。先勸人以身健為重,不要介意功名得失之事;再說人生以離別為恨事;末以世途艱險勝過江上風波作結(jié)。

高漸離說的話為:1、該我上場表演啦 2、來,聽離哥,替對面奏響離歌 3、原諒我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checkit~~~now~4、狂熱節(jié)拍 5、小姐,有沒有興趣來場直達天堂的交往 6、我們的靈魂總算起共鳴了,雖說偶爾還是有些。

青玉案元夕①

東風夜放花千樹②。更吹落、星如雨③。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④,一夜魚龍舞⑤。蛾兒雪柳黃金縷⑥。笑語盈盈暗香⑦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⑧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⑨處。

【簡說】

先寫元宵燈節(jié)的場面?;ㄇ?、星如雨、玉壺轉(zhuǎn)和魚龍舞,都是形容巧奪天工的各色明燈。接著寫觀燈之人,有的是乘坐寶馬雕車的貴眷,更多的是頭戴蛾兒,雪柳的平民,大家都在鳳簫聲動、明燈漫舞中到鰲山下看燈。結(jié)末四句,借伊人的孤高自賞來表明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清平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蠻音相媚好①。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②,溪頭臥剝蓮蓬。

【簡說】

這里先寫農(nóng)家茅屋,次寫農(nóng)家附近有流水青草,再寫老農(nóng)夫婦白發(fā)蒼蒼,且飲且談。下片寫他家三個兒子,大兒鋤豆,中兒編雞籠,小兒年幼,正在溪頭剝蓮蓬吃。

聊聊幾筆,寫出這一家五人的活動,簡潔而又自然。

第85章 辛棄疾(三十首)(3)

賀新郎

陳同父自東陽①來過②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③于紫溪④,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鷥林⑤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⑥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泉湖吳氏四望樓,聞鄰笛⑦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fā)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⑧??礈Y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⑨。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fā)⑩。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簡說】

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陳亮與辛棄疾兩人同游鵝湖,“長歌相答,極論世事”,盤桓十日。分別以后,又曾互相唱和,《賀新郎》五首反映出兩人對“世事”的看法及深厚的友誼。詞中充滿著憂時愛國的感情,讀來動人肺腑。

在小序中,先將寫詞經(jīng)過介紹清楚,并以極富感情色彩的語言,從二人相會、同游、分別,一直寫到別后兩地思念之情。上片極寫陳亮,比之為陶淵明與諸葛亮。后者是陳亮素來推許的“英雄之士”,還特別肯定其用兵之道;辛棄疾譽陳亮為孔明,足見其推崇之高。與這樣一位人物在相會十曰以后把酒話別,自然是不勝依依。兩人所關(guān)心的無非是國家大事,最令人遺憾的是南宋小朝廷奸佞當?shù)溃惨挥?,不思恢復,正如瑟縮在嚴冬中的殘水剩山,只靠幾朵梅花增添顏色,但畢竟如兩三雁兒在寬闊的長空中回翔,太嫌孤單。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前韻

【簡說】

辛棄疾在得到陳亮的和詞后,就“再用前韻”寫了一首詞,這是對陳亮和詞中視自己為知音,以恢復大計相勉勵的答復。

1、心臟涌出的音浪,席卷世界的所有角落。2、天秀小隊的各位,最高分貝,直擊現(xiàn)場。3、開啟第二人生。二、移動語音 4、要不要來場及時、激烈、深切的,指尖交響。5、你對音樂的超前品味,與我不謀而合。6、暫時沒能改變。

上片自比好客的陳遵(孟公),而以憂國忘家的陳登(元龍)來比陳亮,并認為彼此氣味相投,政治見解相同。由此回憶相聚時兩人高歌痛飲,視富貴如毛發(fā)之’輕;所談論的是橫空而來,不合時宜的“硬語”。

下片痛斥畏敵茍安的思想。朝廷棄中原之地,而愛國志士卻報國無路,正如駿馬無所施展其千里之足。辛棄疾自淳熙九年被彈劾落職家居,而陳亮也因主戰(zhàn)而受到詆毀,甚至被誣入獄;所謂“汗血鹽車無人顧”,正是他兩人遭遇的寫照。但他們并不介意個人得失,仍然毫不氣餒地期望被識拔任用。最后幾句,勾勒出愛國志士陳亮的形象,作者比之為擊楫中流、渡江北伐的祖逖,并期望他能擔負起收復失地、統(tǒng)一全國的重任。

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①

細把君詩說。悵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②。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fā)③。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diào)瑟④。去天尺五君家別⑤。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⑥。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⑦。嘆夷甫、諸人清絕⑧。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⑨。

【簡說】

陳亮對杜叔高的詩作評價很高:“叔高之詩,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氣……可謂一時之豪?!?《龍川文集·復杜仲高書》)本詞開頭就從讀杜仲高詩談起,并以余音不絕的美妙之樂來形容,又極稱其詩風的“奇崛森立”。借佳人薄命說明知音之難得。下片由于目前士大夫趨尚清談,不思恢復,慨嘆他們不以西晉清談亡國為戒。夜半悲風起處,鐵馬錚錚作聲,更使愛國志士不能釋懷于南北分裂的局面而憂憤難禁。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

醉里挑燈①看劍,夢回吹角連營②。八百里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聲④。沙場秋點兵⑤。馬作的盧飛快⑥,弓如霹靂弦驚⑦。了卻君王天下事⑧,贏得⑨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簡說】

題目說是壯詞,內(nèi)容就是他當年在起義軍中戰(zhàn)斗生活的回憶。以此寄給陳亮,則是由于后者能夠理解他寫作此詞的心情。

首兩句從醉中不忘建功立業(yè)到酒醒夢回,耳邊似乎還回蕩著響亮的號角聲,夢中的一段往事又浮現(xiàn)在詞人的耳際眼前。號角聲中展開了進行得很激烈的戰(zhàn)斗場景:廣闊的原野上,起義軍的營盤星羅棋布,戰(zhàn)士們用快刀分割熟牛肉盡情啖食,軍樂聲響徹四野。秋高馬肥,正是沙場點兵,長驅(qū)出征的大好時節(jié)。

下片繼續(xù)夢中情景:作者年少英勇,他身騎戰(zhàn)馬,迅若流星;拓開大弓,聲如雷鳴。他斗志昂揚,所向披靡。末句一落千丈,既嘆息陳亮的不遇,也感慨自己的失意。

這首詞的結(jié)構(gòu)密切配合內(nèi)容,打破了上下片分述一事的傳統(tǒng)寫法。結(jié)尾一句,詞意陡轉(zhuǎn),夢境消失,從過去回到現(xiàn)實,一聲憂憤的長嘆不僅結(jié)束了全詞,而且又與起首的醉眼看劍互相呼應。

鵲橋仙山行書所見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①。東家娶婦。西家歸女②。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簡說】

這是寫晚間山行,作者眼前出現(xiàn)了農(nóng)村里娶婦嫁女、燈火笑語的鏡頭。接著又展開了更為廣闊的千頃稻香的場面。在這里,作者不僅懷著欣悅的心情描繪了生動的農(nóng)村風習,還對即將來到的豐收季節(jié)表示出極大的關(guān)注。

鷓鴣天黃沙道中①

句里春風正剪裁。溪山一片畫圖開。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松菊竹,翠成堆。要擎殘雪,斗疏梅。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②。

【簡說】

上片寫初春時節(jié),溪山如畫。輕鷗、荒犬、虛船、野婦,使畫面生意盎然。下片寫松菊竹經(jīng)冬不衰,還要“擎殘雪”與疏梅斗妍,這一局面卻被亂鴉破壞了。作者以松菊竹暗喻愛國志士,疏梅,亂鴉則隱指權(quán)貴、奸佞;字里行間,寄寓著退隱期間不忘國難的沉重心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①,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②。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③。

【簡說】

賀新郎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①,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shù)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②。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③。我見青山多嫵媚④,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⑤,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⑥。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⑦?;厥捉?、云飛風起⑧。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⑨。知我者,二三子⑩。

【簡說】

辛棄疾退居期間以陶淵明為榜樣,“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洞仙歌》)本詞題目中亦點明是與陶淵明《停云》詩“思親友”之意相仿佛。上片說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友好已寥寥無幾,只有水聲山色,互相慰藉。下片寫陶淵明閑飲東窗,不慕榮利,遠勝醉中爭名奪利的江東士人。自己深愿步陶后塵,但又深惜知音太少。

第86章 辛棄疾(三十首)(4)

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①。燕兵夜娖銀胡綠,漢箭朝飛金仆姑②。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③,換得東家種樹書④。

【簡說】

題目中的“少年時事”,即是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這段往事。正月,作者從起義軍中南下,正值金完顏亮先被虞允文大敗于采石,又被部下殺死于揚州。他一路行來,看到南宋軍隊士氣很盛,使他十分振奮,準備北返后加緊殺敵。但想不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暗害,致使起義軍潰散。辛棄疾能闖入金營,捉住叛徒,并率萬余人直奔南宋,這一英勇的舉動是他生平難忘的壯舉,直到晚年時想起此事,還是十分振奮。

面對現(xiàn)實,又引起作者深長的嘆息。年華老去不能恢復青春,自己的“平戎之策”又不被采納,只能種樹栽花,消磨光陰,想來十分痛心。

賀新郎

別茂嘉①十二弟。鵜、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②。

綠樹聽鵜。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③。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④,更長門、翠輦辭金闕⑤。看燕燕,送歸妾⑥。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⑦。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⑧。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⑨。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⑩。

【簡說】

本詞借古代許多離別之事概括出蘊蓄著無限血淚的家國之恨。以暮春季節(jié)引人思念家國的幾種啼鳥作為發(fā)端;末尾又以不知別恨的啼鳥作結(jié),再一次襯托出國仇家恨的深重。

上片主要寫漢代王昭君的辭別漢宮和陳皇后的退居冷宮,而以鵜,鷓鴣、杜鵑等啼鳥作為陪襯,反映出遠嫁和幽居的愁怨。下片借李陵別蘇武、荊軻別燕太子來寄托自己南歸以后報國無路的心情。主要是以此抒發(fā)那“舊恨春恨流不盡,新恨云山萬疊”(《念奴嬌》)的國仇家恨,詞意至此顯得悲壯激昂,讀后使人十分感奮。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詩特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①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②。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③,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④,姮娥不嫁誰留。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⑤。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⑥。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⑦。

【簡說】

這是作者中秋之夜飲酒到天將亮時的送月詞,并模仿《天問》的格式提出了六個問題:

一問月兒悠悠,向何處去?

二問是否另外還有人間(地方),在那里這時(指地球上天快亮時)才見到月兒出現(xiàn)在東邊?

三問天外(指宇宙)廣闊無邊,浩浩長風將把月亮吹到那里去?

四問月兒如鏡,又是誰把它系住?嫦娥不嫁,又是誰把她留在月》

五問月中玉兔為什么能象蝦蟆般地在海水中沉浮?(上文有月經(jīng)海底之傳說)

六問假如它們都安然無事,那末為何圓月又漸漸變成了一鉤殘月呢?

從這些提問中,表現(xiàn)作者對有關(guān)月亮的傳說抱有一些懷疑,但又得不到解決。

鷓鴣天代人賦

陌上柔條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①。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

【簡說】

這首詞寫江南農(nóng)村而又有所寄托。上片寫陌上桑樹已經(jīng)發(fā)芽,鄰家也孵出了蠶種。綠草映著黃犢,紅日照著烏鴉,構(gòu)成一幅色彩鮮艷的圖畫。下片寫遠近的山峰、彎曲的道路和清澈的溪流。路邊青旗招展,這兒是賣酒的人家。最后兩句,是由溪頭薺菜花想到城中的桃李花,顯然有很深的寄托:生長野外的薺菜花活力如此旺盛,而城中的桃李花卻禁不起風雨摧殘而零落不堪。這是對抗戰(zhàn)力量的歌頌,也是對茍安求和思想的諷刺。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①。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高漸離臺詞:1、該我上場表演啦!2、啊,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check it check it check it out!3、來,聽離哥,替對面奏響離歌!4、加點兒尖叫和哀嚎,新曲子會讓你淚流滿面的!5、唉,魅力值再高,也hold不。

【簡說】

題目是遣興,似乎是隨意之筆,但作者先從借酒澆愁說起,再談不能盡信古書,其中蘊含著對現(xiàn)實中許多問題的看法和不滿。接著寫醉后與松樹交談,運用擬人化手筆,顯得活潑而又有諧趣。并用以反襯出退居生活的寂寞無聊。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①懷古

【簡說】

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辛棄疾六十六歲,在鎮(zhèn)江做知府。有一次他登上京口北固亭,面對滾滾不盡的長江,追緬往事,遙想將來,不由心濤澎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杰作。

上片贊揚了歷史人物孫權(quán),劉裕。孫權(quán)統(tǒng)治江南、擊退強敵。劉裕(寄奴)起兵京口,兩度北伐,收復淪陷百年的長安,盡管事隨境遷,但當年喑嗚叱咤的英雄,卻一直使人傾慕。很明顯,作者對歷史人物的向往,也就是對當前主戰(zhàn)派的期望和對茍安求和者的諷刺。

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北伐,來和上片劉裕北伐相比較。指出劉裕由于準備充分而取得了勝利,劉義隆則因草率從事而招致失??;并希望當時準備大舉北伐的韓侂胄能吸取歷史經(jīng)驗以奪取北伐勝利。接著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收復中原的決心。結(jié)尾以老將廉頗自比,表達出老當益壯的戰(zhàn)斗意志。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①。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②。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③。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④。生子當如孫仲謀⑤。

【簡說】

本詞即景抒情,借古喻今,歌頌了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暗諷了南宋政府的妥協(xié)茍安。至于以坐斷東南的年少英雄孫仲謀自喻,適足顯出作者老當益壯的豪氣。詞中三用問答,自相呼應,活潑生動,如聞其聲。

生查子題京口郡治①塵表亭

悠悠萬世功,矻矻②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紅日又西沈,白浪長東去。不是望金山③,我自思量禹。

【簡說】

王者榮耀高漸離臺詞。高漸離臺詞:來,聽離歌,替對面奏響離歌。(登場)啊~原諒我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check it check it check it now。(登場,唱歌)。

大禹治水,萬世之功。作者在《漢宮春》中說:“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币嗍强畤@禹雖有大功,如今連憑吊處都沒有,可說是極為沉痛了。上片寫大禹當年風塵勞苦,疏濬河道,使人民免遭水災之苦,而魚亦得優(yōu)游于深淵。下片寫目前紅日西沉,大浪滔天,放目遠望,并非為了觀賞風景,而是在思量大禹治水對后代所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①

少年不識愁滋味②,愛上層樓③。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④。而今識盡愁滋味⑤,欲說還休⑥。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⑦!

【簡說】

這首小詞是辛棄疾閑居帶湖時的題壁之作,信筆而寫卻跳脫自然,言淺意深,饒有情韻。

詞的上片,回憶少年時代不知愁苦。青少年時代的辛棄疾,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為北方人民抗金斗爭的精神所鼓舞。他不僅有報“君父不共戴天之憤”的壯志,而且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皦褮q旌旗擁萬夫”,毅然組織抗金起義,自信中原可以收復。真是意氣風發(fā),豪情滿懷,“少年不識愁滋味”?!吧倌瓴蛔R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為了說明“不識愁滋味”,從反面來襯托——特意“找愁”。怎樣找呢?愛上高樓,登樓遠眺。這個登樓的行動本身,顯示出少年英雄不凡的氣概和昂揚振奮、樂觀自信的精神。但登高的目的卻是尋憂覓愁,“為賦新詩強說愁”,為了賦詩而勉強無病呻吟,抒寫憂愁。無愁強說愁,還須登高以覓愁,從而反襯出“少年不識愁滋味”。詞的下片寫現(xiàn)在深深知愁。辛棄疾以“馬革裹尸當自誓”,懷著捐軀報國的壯志投歸南宋,本想?yún)f(xié)助南宋政權(quán)共建恢復大業(yè)。誰知,報國無門,被南宋朝廷忽而招之使來,忽而揮之使去,屢遭排擠打擊,愁不尋而自來。識得“愁滋味”一層;“識盡”了愁滋味,二層;有許多愁想說,卻又怕因言得禍,“欲說還休”,憋在心里愁上加愁,三層;愁緒難抑,非說不可,又不敢直說,便轉(zhuǎn)口“卻道‘天涼好個秋’”,四層。一層層地把“而今”的愁之深、愁之大的形象地寫出來了。結(jié)尾兩句,將沉郁得化不開的濃愁,融入輕淡的俏皮之中,以淡寫濃,重話輕說,含蓄地表達了對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不滿。

這首小詞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有力地諷刺和鞭撻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

第87章 辛棄疾(三十首)(5)

臨江仙

探梅

老來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①。更無花態(tài)度,全是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②,為渠著句清新③,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④,歸路月黃昏。

【簡說】

神宗淳熙九年(1182)至光宗紹熙三年(1192),辛棄疾落職閑居,在江西上饒北靈山下的帶湖十易寒暑。這首《臨江仙》即作于此時。

此詞的旨趣,在上片最后二句“更無花態(tài)度,全是雪精神”。以梅花比冰雪,詩詞中常見,但多以韻勝,稼軒這兩句則以格勝。他只見梅之精神,不見其體態(tài),眼中只是梅的冰雪之姿,無絲毫花的柔媚之態(tài),意境幽深,風骨棱棱。稼軒詞筆力之勁健豪壯,于此可見。

不過,豪放不足以盡稼軒。只解豪放,流于粗獷,不是詞的上品。辛詞的勝場,在于筆力強而氣息厚,渾浩流轉(zhuǎn)。說稼軒可比詩中杜甫,就在這一點。上片豪放,排蕩有氣。若是下片仍以豪語出之,便過于直率,而流入粗豪一路。稼軒并不如此,“剩向”二句一筆挽回,另起一意。寫梅亦即寫自己。自己具冰雪之操,無軟媚之態(tài),可是如今既不能雍容于廟堂之上,也無緣馳騁于戎馬之間,只能向空山餐秀色,為梅花寫下清新之句,真是無可如何。無窮感慨,盡在不言之中,極含蓄,極沉郁。可知辛詞與一味粗豪之作迥異其趣。第三句宕開一筆,寫梅所處的環(huán)境。著一“帶”字,頗有風韻。竹根、流水而帶溪云,很有煙水迷離之致。它又是下句“醉”字的誘因和結(jié)尾的過渡。詞人陶醉于玉溪幽美的境界之中,流連忘返,忽忽已至黃昏于是扶殘醉而歸。月色朦朧,加之以醉眼,歸途中的景色,自不復記省。因探梅而陶醉,因醉而歸,詞人之心與梅之神息息相通,物我莫辨,于此可悟“渾不記”之妙用。英雄失路,唯求一醉以自遣的牢落心情,讀者自能于言外領(lǐng)會。以渾成語作結(jié),意蘊深遠,形成“篇終接混茫”的境界。

水龍0吟

登建康賞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②,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③,獻愁共恨,玉簪螺髻④。落日樓頭,斷鴻聲里⑤,江南游子⑥。把吳鉤看了⑦,欄桿拍遍,無人會⑧,登臨意⑨。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⑩?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簡說】

鷓鴣天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jīng)行幾處江山改①,多少親朋盡白頭。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望封侯②?浮云出處元無定③,得似浮云也自由。

【簡說】

這首詞是作者眼見國土日益淪陷,投降派仍然一意孤行,朝政日非,因而無限感傷之作。上片寫上樓登高的動機,本是為了避愁散悶,不都登高遠眺,觸景生情,當淪陷的幾處江山映入眼簾時,傷時哀世的愁緒不禁油然而生,“愁還隨我上高樓”,不但避不開,而且濃重得令人心碎。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聯(lián)想到多少親戚朋友,歷亂傷時白了頭,滿腔悲憤難以傾訴。祖國不能統(tǒng)一,人已衰老,壯志難酬,一個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偉大的愛國者怎能不愁緒綿長而深悲!這“愁”與“悲”,深涵著社會與時代的內(nèi)容,其分量是十分沉重的。下片故作曠達語以自我安慰。紹興三十二年(1162),二十三歲的稼軒,抱著報效民族國家的宏愿,率眾南歸。其后便調(diào)來調(diào)去,輾轉(zhuǎn)于江、浙、皖、兩湖、贛等地為官。在十九年之間,不僅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宿愿,而且屢遭打擊、誹謗,終于在1181年,以“肆厥貪求,指公財為囊橐;敢于誅艾,視赤子猶草菅。憑陵上司,締緒同類”的“罪名”被落職。此時,此境,此情,都寄托在這首詞中??此茣邕_之語,實質(zhì)上卻透露了詞人內(nèi)心的抑郁,揭示了詞人欲避愁而不能的心境。明人王夫之曾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此詞下片雖非“樂景”,卻屬“樂情”,詞人似乎樂于出處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不一定掛印封侯,但卻是莫可奈何之語,從反面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內(nèi)心的哀愁,并且曲折地表現(xiàn)了對破壞抗戰(zhàn)、壓抑抗金力量的南宋統(tǒng)治者的反抗。

定風波

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①

聽我尊前醉后歌②,人生無奈別離何。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寄語石頭城下水③,居士④,而今渾不怕風波⑤,借使未成鷗鳥伴⑥;經(jīng)慣,也應學得老漁蓑⑦。

【簡說】

這首詞是作者“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時寫的。上面寫人之相親,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深淺,并不在乎居處的遠近。倘若情親情交不衰,縱然相隔千里,仍如時時晤面親密無間。只是建康那里,人地兩生,初去,多少人心性難知,即使同居一處,也難免咫尺天涯,視同路人,不相聞問,互不關(guān)心。雖感冷漠,倒還不至遭暗算。倘所遇者,表面有些冷漠,內(nèi)心尤其不可測,對這類人就不能不有所警惕了。以“須信”二字加以強調(diào),用意即在于此。下片寫建康那里,鉆營狡詐的人不少,他們排斥異己,興風作浪謀私自逞。肯定并鼓勵意志堅強的范開,敢于正視現(xiàn)實,全然不怕政治風浪,要在政治風浪中“勝似閑庭信步”。結(jié)尾,雖也意在寬慰范開,但卻蘊含著難以抑制的憤懣不平,是對丑惡現(xiàn)實曲折而有力的抨擊。全詞情深氣壯,搖曳多姿。詞中“寄語”一句的“水”,實際是暗指興風作浪的人。照譯成水,則詞意不顯,若直譯成人,又與詞面不合,因此譯成驚濤駭浪,使語意雙關(guān),而不悖其原意。

滿江紅

江行,簡楊濟翁、周顯先①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②。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③。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④?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⑤。吳楚地,東南坼⑥;英雄事,曹劉敵⑦,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⑧。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⑨。嘆人間哀樂轉(zhuǎn)相尋,今猶昔⑩。

【簡說】

淳熙五年(1178)秋天,作者在從京師到湖北的旅途中寫了首詞,寄給兩位友人。他看到優(yōu)美醉人的江景,不禁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祖國長期陷入分裂狀態(tài),而自己多年勞碌奔波,南北還未統(tǒng)一,有家卻歸不得,悲憤心焦不可名狀。他又感嘆在這無所作為的時代,在這美好的東南之地,像當年曹操劉備那樣大有作為的英雄人物,“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現(xiàn)在再也找不到了。南宋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茍且偷安,致使抗戰(zhàn)派的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皹怯^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這是作者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沉痛控拆。

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①

舉頭西北浮云②,依天萬里須長劍③。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④。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⑤,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峽束蒼江對起⑥,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⑦,冰壺涼?、?。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⑨?

【簡說】

這首登覽詞,即景抒情,賦中有比,象中含興,描繪一幅寂寥迷茫的圖畫,傳達出詞人郁悶的情懷。詞中高瞻闊步,俯仰古今,透過個人的政治境遇來表現(xiàn)對景物的特殊感受,情與象會,深沉感人。

上片寫登樓所見,以及由此觸發(fā)起來的想象。登上雙溪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原失地上空飄卷的浮云。愛國激情所致,隨即生出“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的突發(fā)奇想。他念念不忘國事,幻想入水中去取出神劍來掃蕩金人,可是他又顧慮到水上“風雷”、水底“魚龍”的層層干擾。這所謂風雷、魚龍,顯然是指南宋朝廷里反對抗金的主和派。下片借景抒情,寫的是壯志難酬、抑郁蒼涼的心境:一方面發(fā)出“千古興亡,百年悲笑”的感慨,流露自己對國家前途的無限關(guān)心;另一方面也產(chǎn)生了“元龍老矣,不妨高臥”的隱退思想。

這首詞聯(lián)系著歷史傳說寫山川景物,聯(lián)系著當時的政治風云寫自然風光,把自己的政治情思寓于搖曳閃爍的形象與意象之中,用的是象征性的手法。辛棄疾的登覽詞,多寫得豪放壯闊,這一首卻寫得沉郁頓挫,寄慨遙深。

第88章 辛棄疾(三十首)(6)

滿江紅

倦客新豐,貂裘敝,征塵滿目①。彈短鋏、青蛇三尺,浩歌誰續(xù)②?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③。嘆詩書萬卷致君人,翻沉陸④。休感慨,澆醽碌⑤。人易老,歡難足⑥。有玉人憐我,為簪黃菊⑦。且置請纓封萬戶,竟須賣劍酬黃犢⑧。甚當年寂寞賈長沙,傷時哭⑨。

【簡說】

辛棄疾生活的時代,是英雄傷時痛哭的時代。南歸后被冷落的遭際,則使辛棄疾比別人更為深刻地感受著時代的痛苦,于是,長歌當哭,深沉的痛苦化入悲壯的旋律。這首《滿江紅》就是“借思古之幽弦,奏傷時之悲歌”的名作。此詞,當為辛棄疾三十五歲依葉衡時所作。

上片開頭連用三個典故,推出三個悲壯的歷史人物,而又都是詞人的自我寫照。繼而感慨議論,一氣貫下,達到了“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藝術(shù)效果。下片轉(zhuǎn)入曠達、解脫,使全詞既慷慨淋漓,又富于搖曳曲折之美。數(shù)句都作曠達語,似乎蓋世英雄辛棄疾,真要縱恣酒色,浪跡江湖了。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詩人傷時哀世的痛苦更難以消彌。結(jié)句承上而問,則是以反問的形式透露了,詩人內(nèi)心無法擺脫的痛苦,揭示了詞人欲作曠達卻慷慨悲歌,欲作解脫卻不能忘懷的心境。

粉蝶兒

和趙晉臣賦落花①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②,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③。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后,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④。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簡說】

辛棄疾這首詠春(賦落花)詞,不僅“絕不作妮子態(tài)”,而且別致、新巧、活脫生動,與那些傷春悲愁的詩迥然不同,完全是一副嶄新的風貌,正如劉克莊在《辛稼軒集序》中所說:“其秾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幾道),秦郎(秦觀)之下?!?/p>

上片寫昨日春景,著一“如”字,形象地展現(xiàn)了春光明媚、繁花似錦的景象。詞人筆下的醉人春光,猶如天真伶俐的少女初學繡花,那一枝枝的鮮花,都繡得碩大豐盈,姹紫嫣紅。以少女繡花比喻春光之美,不僅十分貼切,而且形象更為鮮明生動,充滿著春的活力?!吧鯚o情”以下四句,詞人筆鋒陡轉(zhuǎn),出現(xiàn)了狂風暴雨對繁艷的春花的無情摧殘。通過“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籍”的景物轉(zhuǎn)換,揭示出詞人內(nèi)心的怨恨情緒,而把惜花惜春的心意抒發(fā)得婉轉(zhuǎn)纏綿,深切感人。下片寫今日春去難留的秋緒。過片著一“似”字,把落紅春歸比作毫無情意的輕薄蕩子。這與開頭用少女繡花來贊美春光,形成了鮮明的反向?qū)φ?。“記前時”以下,寫去年送春歸時的奇妙聯(lián)想。如果把一江春水都釀成醇和的美酒,就可以在楊柳裊娜的岸邊,等候著“清愁”,把酒共留春光。末二句寓情于景,在深沉中蕩漾著激情,凝重中蘊含著靈秀。最早用江水來喻愁的有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以春水滔滔奔流,喻愁思的無限。辛棄疾則反其意,說消愁濃酒多如春水,只要誰有“清愁”,總是可以消得了的。對連大詩人杜甫也認為“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的落花,辛棄疾不僅不哀不傷,而且寫得疏朗、別致,富有情韻,和那些傷春之作實不可同日而語。

近人夏敬觀評此詞說:“連續(xù)誦之,如笛聲宛轉(zhuǎn),乃不得以他文詞繩之,勉強斷句。此自是好詞,雖去別調(diào)不遠,卻仍是秾麗一派也?!贝苏摌O中肯綮。在辛棄疾描寫春光的眾多詞章中,這首確是別具一格。全篇抒寫惋惜春光流逝的情思,一氣貫注,寓意深沉。詞的比喻形象貼切,風格綺麗婉約。

菩薩蠻

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①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②。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③。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④。

【簡說】

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這時辛棄疾被葉衡推薦為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到南宋已十二年。

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連用兩個生動比喻,對青山作了生動的描繪?!扒嗌接哺呷苏Z,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鼻耙痪溆脭M人手法,寫青山和人一樣,也景仰高人,想同高人促膝談心,對面談政,這樣描寫,不僅反映了青山的高貴品格,而且含蓄地傾訴了自己的理想與愿望;后一句用擬物手法,寫連綿不斷的青山聯(lián)翩而來的萬馬,不僅賦予青山以人的靈性,描繪出它的奔馳態(tài)勢,也表達了作者對躍馬揚鞭以殺敵報國的渴望。但青山在煙雨中時隱時現(xiàn),低回徘徊。人們盼望它,可它始終沒有來,這反映了作者由于報國壯志難酬而產(chǎn)生的苦悶情緒。詞的下片抒情。作者繼續(xù)馳騁想象的翅膀,以沙鷗作比,抒寫自己的卓見:“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在古典詩詞中,人們常常把頭發(fā)變白同愁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白居易說“我為愁多白發(fā)垂”,蘇軾也說“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薄叭搜浴眱删涓爬税住⑻K的詩意,作者的目的則是要用以反襯自己想法的正確,說明愁不會把人壓倒。妙在不直說,而是即景生情,借沙鷗而反詰,從而證明發(fā)白同愁無關(guān)。這兩句詞雖然是從白居易《白鷺詩》“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也垂絲”脫化而來,但白詩語調(diào)舒緩平直,而辛詞則高亢激越。這樣描寫,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向上的精神,而且形象具體,用意含蓄,令人味之不盡。

高漸離臺詞語音mp3

漢宮春

會稽秋風亭觀雨

亭上秋風,記去年嫋嫋②,曾到吾廬③。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④。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⑤。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⑥!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⑦。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⑧。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莼鱸⑨。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⑩。

【簡說】

這首詞作于嘉泰三年(1203)中節(jié)之前,時作者在紹興做官。辛棄疾對自己的被起用,既抱有“葉公豈是真好龍”的疑問,又希望趁此一展身手。這首詞中的豪壯和悲涼交織的情調(diào),當是作者這種矛盾心理的反映。

上片寫看到秋風嫋嫋,不禁想起自己的家鄉(xiāng)和北方的故土。作者用“山河舉目無異,風景非殊”來表達對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又用“茫茫禹跡都無”,來感嘆南宋朝廷長期茍且偏安所造成的嚴重惡果。“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中的兩個典故,深沉有力的抨擊了南宋朝廷和投降派,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前程的憂慮。

下片據(jù)題立意寫懷古的內(nèi)容。所懷念的人物首先是漢武帝和司馬相如。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漢武帝則不僅有雄才大略,還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和重用人才。作者撫今思昔,為當今沒有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物而愁苦。友人勸他棄官歸家,他深知“江南久無豪氣”,批判了這種消極隱退的思想,自己仍壯心不已,秋夜挑燈耽讀《史記》,從古代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增長豪氣。

此詞藝術(shù)手法上的主要特征是大量用典。主旨在懷古,所選用的典故,其匠意近于史,意蘊深厚,興致繁富,讀后,恰如聆聽一首交織著莊重、沉思、憂憤、悲壯等各種情緒的多樂章交響曲。煞拍余音裊裊,具有很強的內(nèi)蘊力度。

第89章 程垓(二首)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書舟詞》。詞有光宗紹熙王偁序。

酷相思

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zhèn)€是①。欲住②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魂衣上淚。各自個、供憔悴③。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④。

【簡說】

毛晉《書舟詞跋》指出“其(程垓)《酷相思》諸闋,詞家皆極欣賞,謂秦七、黃九莫及也。”本詞能采用民歌回環(huán)復沓的格調(diào),抒寫出離別時欲留不得、欲去不舍的矛盾心情,還有別后兩地相思,無可排遣,只能折梅以寄深情。給人的印象是不落俗套而又清新可喜。

卜算子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望到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①。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②。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簡說】

先寫上樓望斷云山,直到夕陽西下,不見雁歸傳書。再寫下樓聽蛩聲、見月上,由于形單影只而腸斷淚落。

第90章 陳亮(九首)(1)

陳亮(1143~1194),字同甫,永康(今浙江縣名)人。光宗紹熙四年(1193)考取進士第一名。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廳公事,未赴任就去世了。由于陳亮力主抗金,倡恢復中原、統(tǒng)一南北之議,觸怒了主和議的貴官幸臣,因此曾幾次遭受迫害。他是辛派詞人,與辛棄疾交誼亦很深。所作愛國壯詞豪氣磅礴,讀之令人感奮。有《龍川文集》三十卷,現(xiàn)存詞七十四首。

水調(diào)歌頭送章德茂大卿①使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②。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③。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④,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⑤。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⑥。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⑦。萬里腥膻如許⑧,千古英靈安在⑨,磅礴幾時通⑩。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簡說】

自從高宗以來,朝廷一貫媚敵求和,派往金國的使者亦多屈節(jié)辱命。對于這種可恥行徑,陳亮深感不滿。在本詞中,他以樂觀豪邁的語調(diào)指出:南宋的“堂堂漢使”,雖然在目前還免不了要躬身向“穹廬拜”,但深信將來必定會有報仇雪恥、揚眉吐氣的一天。詞中的情調(diào)與當時朝廷上萎靡不振的氣氛恰成鮮明的對照。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認為這首詞“可作中興露布讀,”足見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滿江紅懷韓子師尚書

叛逆吟游高漸離的臺詞如下:總覽:該我上場表演啦 來,聽離歌,替對面奏響離歌 原諒我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checkit~~~now~狂熱節(jié)拍 小姐,有沒有興趣來場直達天堂的交往 我們的靈魂總算起共鳴了,雖說偶爾還是有些跑調(diào) 加點。

曾洗乾坤①,問何事、雄圖頓屈②。試著眼,階除當下,又添英物③。北向爭衡幽憤在④,南來遺恨狂酋失⑤。算凄涼部曲幾人存,三之一⑥。諸老盡⑦,郎君出⑧。恩未報,家何恤⑨。念橫飛直上,有時還戢⑩。笑我只知存飽暖,感君原不論階級。休更上百尺舊家樓,塵侵帙。

【簡說】

韓彥古,字子師,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兒子,官至戶部尚書。本詞頌揚了韓世忠的北伐“雄圖”,也慨嘆他因力排和議而遭到壓抑。上片主要寫韓世忠,韓曾建議乘金人廢傀儡劉豫這個機會,出師北伐,恢復中原。因秦檜主和議而未能付諸實現(xiàn)。他也曾在黃蕩之戰(zhàn)中以少敵多。并曾使金軍受困幾十日,后以僥幸脫逃。詞中的“幽憤”、“遺恨”,就是指上列二事而言,這樣,韓世忠的“忠勇”也就可以想見了。下片不僅寄厚望于韓子師,并對自己報國無路、失意淪落的處境表示悲憤難平。

念奴嬌登多景樓①

危樓還望②,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③。鬼設(shè)神施④,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⑤。一水⑥橫陳,連崗三面⑦,做出爭雄勢⑧。六朝⑨何事,只成門戶私計⑩。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qū),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疆對。

【簡說】

本詞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由于上一年十月高宗去世,反對抗戰(zhàn)的阻力有所減退,因此陳亮就抓緊時機,在這年春天來到建康和鎮(zhèn)江觀察形勢,為向朝廷上書尋找具體依據(jù)。詞中表達了作者堅決主張北伐、反對茍安江左的明確立場,還直接指斥以長江為南北天然分界的謬論。后此一年,詩人楊萬里曾以金國賀正旦使的接伴使的身份來到鎮(zhèn)江,因為感嘆朝廷依賴天險,不自奮發(fā)圖強,而有“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之句,可說是微婉多諷,慨恨良深。二人所用的手法有所不同,若論針對時勢、陳述政見,可說是所見略同。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高漸離:該我上場表演啦 狄仁杰:斬!立!決!

老去憑誰說①??磶追⑸衿娉舾?,夏裘冬葛②。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③。猶未燥、當時生發(fā)④。二十五弦多少恨⑤,算世間、那有平分月⑥。胡婦弄,漢宮瑟⑦。樹猶如此堪重別⑧。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⑨。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⑩。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猜你喜歡